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心理医生》 > 2014年第6期
编号:12811999
如何提高应激救助时期非专业心理救助志愿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日 周厚文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以“5.12”抗震救灾时期对非专业心理救助者的辅导为例,探讨应激时期如何提高非专业心理救助志愿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采用个别和集中的方式对非专业心理救助者进行辅导,在辅导前即刚到灾区时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中的心理健康子量表对非专业心理救助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量,在他们离开灾区时再次用同样量表进行测量。结果 :反馈和统计分析表明,非专业心理救助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结论: 对应激救助时期的非专业心理救助者进行辅导,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是积极有效的。

    关键词: 应激;非专业心理救助者; 心理健康;心理救助

    【中图分类号】R39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6-0011-02

    5.12汶川大地震后,全国各地大量的救助者赶往灾区应激救援,什邡市是极重灾区,当时接待了数批来自全国各地红会的心理救助者,其中,有69名未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学习。为此,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对这个人群进行辅导,旨在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最终目的是提高灾民接受心理救助的质量。由于笔者工作繁忙,在开展有关工作后未及时整理分析有关资料。最近,笔者查阅了当时公开刊发的文章,发现,均是关于灾民心理问题的,关于非专业心理救助者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文章一篇也没有,故将当时的历史资料整理成文,希望和相信对今后的应激心理救助工作有参考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地震发生后,当第一阶段的现场救人工作快结束时,全国各地的红会均积极地派出心理救助人员分赴灾区各地对灾民进行心理救助。什邡作为极重灾区,先后接受安排了7个省市12批共176名心理救助人员。根据他们在此以前是否系统学习过心理学专业知识,我们把这些人员分为专业的和非专业的心理救助者两类,将非专业的全部人员69名作为辅导对象。

    1.2 方 法:

    1.2.1 辅导方案分为两大类,一是每天早上集中进行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小讲课,晚上围绕心理健康话题开展口头个案报到和分析,心理游戏等。二是个别辅导,心理干预体验等。

    1.2.2 在被辅导者到达什邡和离开什邡时使用SRHMS的心理健康子量表各进行一次心理健康的测量(理论最高值15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