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心理医生》 > 2014年第7期
编号:12809804
应用EMR治疗胃肠息肉病人的护理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1日 家庭心理医生 2014年第7期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胃肠息肉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从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胃肠息肉患者53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给予患者相应的围术期护理,分析手术结果。结果:53例患者中,2例患者中转外科手术,其余患者均成功进行EMR。手术后,有4例患者出现肠胀气,2例患者发生创面脱痂出血,1例患者出血。手术成功率为96.23%,并发症发生率为13.73%。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围术期的护理十分重要,优质的护理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关键词:内镜下粘膜切除术;胃肠息肉;围术期;护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R2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7-0201-01

    胃肠息肉指的是胃息肉和肠道息肉,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出现乳头状突起,而肠道息肉是指肠黏膜隆起病变、是腺瘤或错构瘤。胃肠息肉的发病机制暂时并无明确解释,可能与H.pylori感染[1]和PDGFRα基因突变[2]有关。胃肠息肉的治疗方法通常采用内镜治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首次出现在1973年,与传统手术相比,EMR因采用高频电凝电切刀,所以具有出血少、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3]。即使EMR安全可靠,但其并发症的报告也有不少,优质的护理也很重要,优质护理能有效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回顾分析从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胃肠息肉患者53例。患者的年龄分布为21~78岁,平均年龄51.36±5.24岁;男性25例,女性28例;直肠息肉12例、乙状结肠息肉14例、横结肠息肉5例、降结肠5例,胃息肉17粒。部分患者有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嗳气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排除合并严重基础性疾病、意识不清和有精神病史的患者。者患者在手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和禁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

    1.2 手术方法

    设备为奥林巴斯GIF-V70电子胃镜和CF-H260AZI电子肠镜,Power-420 氩气刀奥林巴斯 NM-200U-0423注射针等。首先将超声内镜置入,确定病灶范围、大小等,然后黏膜下注入生理盐水或肾上腺素素使病变部位隆起。以圈套器套住息肉距基底约0.5 cm距离处,采用电切刀切除息肉,每次通电控制在5 s内,确保安全,功率一般控制在20~50 w的范围。对于直径大于2.5 cm的息肉应分次、分部切除。息肉切除后应仔细观察是否出现穿孔和出血情况,如有应及时镜下止血。

    1.3 护理方法

    1.3.1 术前护理

    护理人员向患者普及EMR有关知识,耐心解答患者对手术的疑惑,并向患者介绍主治医生及其成功案例,以减少患者焦虑和不安,令患者主动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心电图、X光片、EUS、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动度、血气分析等检查。

    1.3.2 术前准备

    确保患者停用抗凝物7 d以上和禁食8小时。行相关麻醉药物过敏试验,建立静脉通路等,对过于紧张的患者可以给予小剂量的镇静剂安定5 mg肌注。护理人员安置好患者的体位(左侧卧位),使患者体位舒适和放松,积极配合治疗,按常规进行胃镜或肠镜检查前的准备。

    1.3.3 术中护理

    护理人员应配合医生的治疗,在患者的病变部位注入1:20000的肾上腺素,此过程要严格无菌操作,注意注射针不可在活检管道内出针,注射完毕要及时收入鞘内,以防针尖将内镜活检孔道刺破。协助医生把切除的病变部位套入圈套器内,不可过多地切除正常黏膜。手术过程中应询问患者有无腹痛、腹胀等情况。密切留意患者的生命体征,若有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和采取相应措施。

    1.3.4 术后护理

    手术后帮助患者穿好衣裤,注意保暖,调整好体位,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固定好静脉通路。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送回病房。嘱咐患者手术后6 h内卧床休息,24 h内尽量减少活动,尤其是剧烈运动,如咳嗽、屏气等,以免伤口裂开。遵照医生嘱咐服用抗生素和止血药,胃息肉患者可使用粘膜保护剂和抑酸剂,结肠息肉可用抗菌素,必要时加用止血。药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腹痛、腹胀、出血等并发症情况,若出现并发症则通知医生及时处理。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最好当日禁食,次日可服用流质食物或半流质食物,术后3天逐渐过度到普食。此期间要保持大便通畅,并且大便期间切勿过度用力。避免进食高脂(高糖(牛奶(豆浆等易产气食物、少食用粗纤维、海鲜发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并忌烟酒。

    1.3.5 出院指导

    进行出院康复指导,对患者及家人普及相关基本知识,术后2周内避免进行重体力劳动。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及一年复查。

    2 结果

    53例患者中,2例患者中转外科手术,其余患者均成功进行EMR。手术后,有4例患者出现肠胀气,2例患者发生创面脱痂出血,1例患者出血。手术成功率为96.23%,并发症发生率为13.73%。

    3 讨论

    内镜下黏膜切除围术期的护理十分重要,优质的护理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EMR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是在息肉电切术和黏膜注射术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手术时为使粘膜层和肌层分离,可以注射生理盐水,也可以使用肾上腺素等,使用黏膜下注射让黏膜隆起便于切除,有效的黏膜下注射可以减少EMR/ESD的并发症[4],目前主流是使用肾上腺素。EMR的操作技术已经成熟和规范,这是一种高效、微创的手术方法,而且附近齐全和价格低廉,使其以广泛普及。

    参考文献:

    [1] 朱元民,李菁,刘玉兰. 胃息肉发病机制相关因素研究[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7,06:522-524.

    [2] 孙琦,孟凡青,樊祥山. 炎性纤维性息肉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1,05:453-456.

    [3] YAMAMOTO H, KITA H. Endoscopic therapy of early gastric cancer[J]. Best Practice & Research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2005,6: 909-926.

    [4] 吕历,高燕. EMR/ESD中黏膜下注射材料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1,22:3476-3478., 百拇医药(简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