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手术治疗听神经瘤的感受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听神经瘤患者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感受。 方法: 2010年至2011年我院共接收了48例听神经瘤患者,对其使用显微镜下锁孔入路切除肿瘤手术治疗。 结果: 本组48例患者中,41例患者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36例患者保留面神经解剖,治疗后所有患者痊愈出院。对41例肿瘤全切除患者随访6~12个月,复查MRI或CT无复发。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患者的听神经瘤能够对患者的临床手术创伤起到缓解,具有比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 听神经瘤;微创手术;显微镜
【中图分类号】R73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7-0306-01
听神经瘤临床中属于常见多发的神经肿瘤,在全部的颅内肿瘤中有9%左右的发病率。肿瘤的起源大部分都是耳道的前庭上神经和下神经,也有从耳蜗神经开始发病的。临床中患者的肿瘤生长比较慢,以良性为主,每年都有2毫米生长,和周围的脑干、小脑的解剖关系非常紧密。现在对于脑神经的监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因为纤维技术以及显微解剖技术的发展比较快,使用较为成熟了,听神经瘤的临床治疗不再是以延长患者生命为目的,听神经瘤的面神经有很大的几率被保留下来[1]。此次对2010年至2011年我院的48例听神经瘤患者使用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现有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至2011年我院一共接收了48例听神经瘤患者,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2例,最小是23岁,最大是64岁,平均48.5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3.3年。其中神经瘤位于右侧27例,左侧21例。临床表现:听力下降与耳鸣19例,完全丧失听力25例,呕吐、恶心、头晕、头痛等颅内压增大现象17例,前庭功能障碍29例,视乳头水肿18例,轻度面瘫14例,眼球震颤15例。
1.2 影像学检查: 本组患者术前均进行CT扫描,肿瘤扫描结果显示低密度影16例,高密度影8例,混杂密度影19例,等密度影5例。增强后均表现程度各异的强化。内耳道扩大27例,35例患者进行MRI检查,31例T1加权像显示为低信号或等信号,26例T2加权像显示为高信号,35例GDDTPA强化明显,肿瘤周边有边界清晰的环形低信号带。42例患者的肿瘤直径为1~4 cm,6例患者>4 cm,为巨大听神经瘤。
1.3 治疗方法: 显微镜下进行微创手术,为患者进行患侧乙状窦后切口,行锁孔入路进行切除治疗。全部的患者均接受插管麻醉治疗,使用支架来将头部固定。患者采取仰卧的姿势,为其进行钻孔引流,将颅内压降低,提供较好的手术视野。有患者均在乳突后缘做一个6~7 cm的直切口以暴露枕骨,使用电钻把骨窗的直径扩大到3~4 cm,避免开放性乳突气房的产生。如果颅压太高导致小脑膨隆,应静脉快速滴注250 ml甘露醇(20%)+地塞米松那10 mg以降低颅压,或者经由侧脑室引流管将脑脊液排出降低颅压。从显微镜下进行脑压板的牵开,从蛛网膜处进入,进行分离。从小脑角池进行引流脑脊液,对该区域的肿瘤进行曝露。两层蛛网膜间肿瘤下极以及后组脑神经分离,使用电凝的方式来将肿瘤包膜处的外部血管进行分离,然后将包膜分块切除肿瘤,让肿瘤塌陷,切除上下极。蛛网膜和肿瘤之间的宽度不断的增加,可以使用电凝将引流静脉切断。以肿瘤间隙为中心进行分离,让耳道内的瘤体被分离开。通过显微镜来小心的将剩余的瘤体清除,避免对脑干造成损伤。
2 结果
本组48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41例,7例次全切除,36例患者保留面神经解剖。术后一周有32例患者可下床活动,生活能够自理。对41例肿瘤全切除患者随访6~12个月,复查MRI或CT无复发。术后面部神经功能恢复分级:Ⅰ~Ⅱ级20例,Ⅲ~Ⅳ级18例,Ⅴ~Ⅵ级10例。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颅内感染,6例肺部感染,气管切开5例,在给予积极的对症处理后都恢复正常,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无术后再出血和死亡病例。
3 讨论
听神经瘤的位置在桥小脑角,和附近的解剖关系联系比较紧密,而且面部神经也和其联系比较紧密,向上能够影响小脑上动脉、三叉神经、滑车神经,向下又与小脑前下、后下动脉及后组颅神经有关,向前与基底动脉及外展神经有关,而内侧又和脑干关联密切。
现阶段听神经瘤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还是显微外科技术,和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比较起来,该方法的临床优点比较多,比如切口短、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从经济上和身体上都具有比较好的优势。手术难度和瘤的体积、质地、组织解剖关系等等联系较多[2]。肿瘤因为听神经和面神经的牵拉会变得细长,其和脑干会有粘连,这样就导致了肿瘤的切除受到了很大的障碍。手术分离的时候,如果粘连较紧密,还需要对患者的脑干反应给予关注和测量,如果生命体征波动较大,不要强行进行切除治疗。
手术的时候应该要让面部神经供血充足,若是手术的时候,分离过度或者是电凝神经血管会导致其面部神经受损,无法恢复,因此进行肿瘤的切除治疗的时候,需要对面神经进行保护。因为听神经瘤大部分都是在内耳道前庭神经部位,所以进行全切的时候,需要把内耳道后壁磨掉,对神经进行保护。听神经瘤在蛛网膜外,生长的时候被包裹,所以手术的时候,应该要让蛛网膜完好,对脑部进行保护。进行剥离的时候,应该牵拉囊壁,不要触动神经,力度掌握恰当,不要让其锐性分离,为神经供血提供保障[3]。
此次研究中,有41例肿瘤全部切除,7例次全切,36例的面部神经被保留,有32例患者术后一周就可以自行活动,生活不受影响,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微创手术治疗听神经瘤的临床效果非常好,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双乐.乙状窦后入略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临床观察.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1,23(11):108.
[2] 马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技术探讨.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1(03):177.
[3] 齐心.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及面听神经保护32例观察.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1,19(15):1487., http://www.100md.com(李明 王玖飞 朴庆华 殷红玉 王延斌)
关键词: 听神经瘤;微创手术;显微镜
【中图分类号】R73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7-0306-01
听神经瘤临床中属于常见多发的神经肿瘤,在全部的颅内肿瘤中有9%左右的发病率。肿瘤的起源大部分都是耳道的前庭上神经和下神经,也有从耳蜗神经开始发病的。临床中患者的肿瘤生长比较慢,以良性为主,每年都有2毫米生长,和周围的脑干、小脑的解剖关系非常紧密。现在对于脑神经的监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因为纤维技术以及显微解剖技术的发展比较快,使用较为成熟了,听神经瘤的临床治疗不再是以延长患者生命为目的,听神经瘤的面神经有很大的几率被保留下来[1]。此次对2010年至2011年我院的48例听神经瘤患者使用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现有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至2011年我院一共接收了48例听神经瘤患者,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2例,最小是23岁,最大是64岁,平均48.5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3.3年。其中神经瘤位于右侧27例,左侧21例。临床表现:听力下降与耳鸣19例,完全丧失听力25例,呕吐、恶心、头晕、头痛等颅内压增大现象17例,前庭功能障碍29例,视乳头水肿18例,轻度面瘫14例,眼球震颤15例。
1.2 影像学检查: 本组患者术前均进行CT扫描,肿瘤扫描结果显示低密度影16例,高密度影8例,混杂密度影19例,等密度影5例。增强后均表现程度各异的强化。内耳道扩大27例,35例患者进行MRI检查,31例T1加权像显示为低信号或等信号,26例T2加权像显示为高信号,35例GDDTPA强化明显,肿瘤周边有边界清晰的环形低信号带。42例患者的肿瘤直径为1~4 cm,6例患者>4 cm,为巨大听神经瘤。
1.3 治疗方法: 显微镜下进行微创手术,为患者进行患侧乙状窦后切口,行锁孔入路进行切除治疗。全部的患者均接受插管麻醉治疗,使用支架来将头部固定。患者采取仰卧的姿势,为其进行钻孔引流,将颅内压降低,提供较好的手术视野。有患者均在乳突后缘做一个6~7 cm的直切口以暴露枕骨,使用电钻把骨窗的直径扩大到3~4 cm,避免开放性乳突气房的产生。如果颅压太高导致小脑膨隆,应静脉快速滴注250 ml甘露醇(20%)+地塞米松那10 mg以降低颅压,或者经由侧脑室引流管将脑脊液排出降低颅压。从显微镜下进行脑压板的牵开,从蛛网膜处进入,进行分离。从小脑角池进行引流脑脊液,对该区域的肿瘤进行曝露。两层蛛网膜间肿瘤下极以及后组脑神经分离,使用电凝的方式来将肿瘤包膜处的外部血管进行分离,然后将包膜分块切除肿瘤,让肿瘤塌陷,切除上下极。蛛网膜和肿瘤之间的宽度不断的增加,可以使用电凝将引流静脉切断。以肿瘤间隙为中心进行分离,让耳道内的瘤体被分离开。通过显微镜来小心的将剩余的瘤体清除,避免对脑干造成损伤。
2 结果
本组48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41例,7例次全切除,36例患者保留面神经解剖。术后一周有32例患者可下床活动,生活能够自理。对41例肿瘤全切除患者随访6~12个月,复查MRI或CT无复发。术后面部神经功能恢复分级:Ⅰ~Ⅱ级20例,Ⅲ~Ⅳ级18例,Ⅴ~Ⅵ级10例。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颅内感染,6例肺部感染,气管切开5例,在给予积极的对症处理后都恢复正常,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无术后再出血和死亡病例。
3 讨论
听神经瘤的位置在桥小脑角,和附近的解剖关系联系比较紧密,而且面部神经也和其联系比较紧密,向上能够影响小脑上动脉、三叉神经、滑车神经,向下又与小脑前下、后下动脉及后组颅神经有关,向前与基底动脉及外展神经有关,而内侧又和脑干关联密切。
现阶段听神经瘤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还是显微外科技术,和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比较起来,该方法的临床优点比较多,比如切口短、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从经济上和身体上都具有比较好的优势。手术难度和瘤的体积、质地、组织解剖关系等等联系较多[2]。肿瘤因为听神经和面神经的牵拉会变得细长,其和脑干会有粘连,这样就导致了肿瘤的切除受到了很大的障碍。手术分离的时候,如果粘连较紧密,还需要对患者的脑干反应给予关注和测量,如果生命体征波动较大,不要强行进行切除治疗。
手术的时候应该要让面部神经供血充足,若是手术的时候,分离过度或者是电凝神经血管会导致其面部神经受损,无法恢复,因此进行肿瘤的切除治疗的时候,需要对面神经进行保护。因为听神经瘤大部分都是在内耳道前庭神经部位,所以进行全切的时候,需要把内耳道后壁磨掉,对神经进行保护。听神经瘤在蛛网膜外,生长的时候被包裹,所以手术的时候,应该要让蛛网膜完好,对脑部进行保护。进行剥离的时候,应该牵拉囊壁,不要触动神经,力度掌握恰当,不要让其锐性分离,为神经供血提供保障[3]。
此次研究中,有41例肿瘤全部切除,7例次全切,36例的面部神经被保留,有32例患者术后一周就可以自行活动,生活不受影响,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微创手术治疗听神经瘤的临床效果非常好,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双乐.乙状窦后入略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临床观察.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1,23(11):108.
[2] 马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技术探讨.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1(03):177.
[3] 齐心.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及面听神经保护32例观察.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1,19(15):1487., http://www.100md.com(李明 王玖飞 朴庆华 殷红玉 王延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