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心理医生》 > 2015年第6期
编号:12792015
12例癔症性失明患者的治疗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5年6月1日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第6期
心理诱导,心理暗示,精神刺激
     摘要:目的:使癔症性失明患者短时间内恢复视力。方法:癔症性失明系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引起的视力突然丧失,通过心理暗示及药物诱导是患者恢复视力。结果:除其中一位比较敏感的患者因情绪不稳,第一次诱导时有些失控,又进行心理安慰,使其冷静后进行了二次诱导后视力恢复外,其他几位在经过诱导和治疗,视力均在短时间内恢复。结论 心理诱导在治疗癔症性失明中的作用明显可行

    关键词:癔症 癔症性失明 心理诱导 心理暗示 精神刺激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339-01

    癔症性失明又称精神盲,系在强烈精神刺激下,在大脑皮层视觉投射区出现的局部性抑制引起的双眼完全性失明,多位情感剧烈变化后发病而导致突然失明。2012年3月至今,我科共收治癔症性失明患者12名,癔症失明的原因与情绪有很大的关系,恰当的暗示和治疗是治愈的关键,是最重要而有效的方法,我们采取暗示诱导为主,安慰性辅助药物治疗为辅的方法。成功的实际为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视力,在护理上多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暗示治疗贯穿护理过程。现将治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5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