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保健文汇》 > 2016年第1期
编号:795000
五行学说在中医养生中的指导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27日 保健文汇 2016年第1期
黄帝内经,五脏,1五行学说基本概念及其基本关系,2五行学说在中医养生中的具体应用
     ●王娟 王贵明

    五行学说在中医养生中的指导作用

    ●王娟 王贵明

    五行学说用于指导中医养生的理论研究,它通过指导五脏、五味、五志等方面对人起到积极的防病作用。

    五行学说;中医养生;指导;作用

    中医学的五行学说,是将人体各部分归属成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同类事物之间发生纵的联系:例如属于木的,有肝、胆、目、筋、怒、青、酸、风等,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是“肝开窍于目”,“肝主筋”,“怒伤肝”,肝病易生“肝风”等;望诊时,青色多属肝风,赤色多属心火,黄色多属脾湿,白色多属肺寒,黑色多属肾虚;用药时,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等。各类事物之间发生横的联系:即运用生克、乘侮等变化来说明五脏之间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的相互联系。例如某一脏有病,既可以因生克关系由另一脏传来,也可以通过生克关系传到另一脏。“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等就是这个理论的具体应用。中医养生学作为与人性命息息相关的一门科学融入了中国哲学思想,其中五行学说是其精华部分。中医学将人体视为统一的整体,有其自身的情志变化,并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些均可由归纳比象推演为五行,五行中的各元素相互联系和制约着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1 五行学说基本概念及其基本关系

    五行最初称为“五材”,后发展为五行学说。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木日曲直,火日炎上,土日稼樯,金日从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