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影响及护理
卧位,1临床资料,2结果,3护理干预
●刘雪银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影响及护理
●刘雪银
目的:研究抗精神病药物对血压的影响及护理。方法:随机选择新入院首次服药患者、首次服药后第一次加药及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各40例,通过测量卧位与立位时上肢血压进行分析,同时并进行相应护理。结果:首次服药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26.7%,第一次加药后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为13.3%,长期服药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为16.7%。结论:新入院首次服药患者较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应加强观察及护理,防止或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抗精神病药;体位性低血压;护理干预
药物治疗是精神病患者主要治疗方式,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常发生心动过速或过缓、毛细血管扩张、血压降低、静脉血栓形成及体位性低血压等心血管疾病[1]而体位性低血压较常发生[1,5],轻则患者感到头晕、黑蒙不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51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