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保健文汇》 > 2016年第3期
编号:790779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机械性静脉炎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1日 保健文汇 2016年第3期
置管,1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形成特点,2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3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药物预防,4待解决的问题当前的静脉炎的诊断标准,严重程度分级不明确,应进一步研究,将其明确化,使护理人
     ●王敬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机械性静脉炎的研究进展

    ●王敬

    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并发症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轻者增加患者身体痛苦、经济负担,重者可导致患者在治疗结束前拔管,而影响治疗。为了加强临床护理人员对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了解,本文介绍了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形成机理、诊断标准、发生率、危险因素。

    PICC;机械性静脉炎;形成;诊断标准;发生率;危险因素

    1 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形成特点

    1.1 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形成

    机械性静脉炎是指因血管内异物活动导致血管内膜损伤和炎症的发生,属于急性无菌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导管穿刺点局部和/或沿静脉走向皮肤红斑、肿胀、发热、压痛,严重者静脉呈条索状物,常发生在置管后一周内,它是置管后最常见的并发症。静脉炎的发生与血管内膜有密切相关性。静脉内膜为一层扁平的内皮细胞,其表面由含糖蛋白和粘蛋白(prote091ycans)的多糖-蛋白质复合物(glycocalyx)所覆盖。多糖-蛋白质复合物中含有大量肝素,具有良好的抗凝和防止血小板粘附的作用;内皮细胞本身不但能合成一些抗凝物质,而且能产生前列腺素,也能与某些重要的抑制血栓形成的物质如α2-巨球蛋白等相结合,从而具有抗血小板粘附和扩血管作用。内皮细胞的表面有蛋白质C存在,其可通过第Va和VⅢa因子灭能以及抑制血小板的第Xa因子受体,而发挥强烈的抗凝活力。此外,内皮细胞还能合成一些基底膜的组成部分,如第Ⅳ和第Ⅲ类胶原等。因此,完整的血管内膜是防止纤维蛋白沉积的必备条件。在某些病理因素条件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