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及预防措施探讨
责任区,1调查区域及方法,2结果,3讨论
●韦玉清宜州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及预防措施探讨
●韦玉清
目的:分析探讨宜州市2000-2015年的艾滋病流行特征,提出预防措施,降低艾滋病患病率。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宜州市2000-2015年21个乡镇、责任区艾滋病疫情特征进行了数据调查和分析,并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宜州市21个乡镇、责任区,发现病例共计786例,占到所有居住人口的0.12%(786/655000);有疫情的社委社区为173个,占到82.38%。具有“弥漫性地区分布”与“聚集性发病高峰”两大特征;98.70%是性途径感染。农村人口占90.69%;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46.67%;文盲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近90%;职业以农民为主,占72.27%。结论:宜州市艾滋病发病以农村人口为主,艾滋病的防控工作应以农村为重,加大对农村居民防控知识的宣传,要通过各种措施,各层级、人员通力合作制定并实施艾滋病预防措施,加大农村宣传力度,提高艾滋病防控知识的知晓率。
艾滋病;疫情特征;预防措施
艾滋病是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病人的免疫力较低,从而容易感染各种疾病而导致死亡的一种慢性疾病。艾滋病患者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机体的免疫力遭到破坏,人体免疫机能丧失,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疾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复制较快,能够感染其他细胞,且人体的抗体不能够识别此病毒[1]。艾滋病主要是通过血液、精液、乳汁、阴道分泌物等方式进行传播的[2]。20世纪80年代首次发现了艾滋病,并且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但是至今艾滋病仍然是一种严重威胁公共卫生的一种慢性疾病,是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疾病[3]。因此,加强艾滋病的预防显得至关重要。为了对宜州市的艾滋病实施有效地控制,针对宜州市2000--2015的艾滋病疫情特征进行了数据调查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区域及方法
宜州市下涉21个乡镇、责任区,包括矮山、太平片、市工人医院责任区、市医院责任区、市中医院责任区、德胜镇、洛东乡、龙头乡及拉浪片、怀远镇、刘三姐镇及三合片、三岔镇、屏南乡、北山镇、北牙乡、拉利、安马乡、洛西镇、石别镇、福龙乡、祥贝乡、同德乡。针对宜州市艾滋病流行特征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7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