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性症状”背后的诈病:识别与处理
幻觉,精神障碍,精神科,真正的精神病,流行病学,结论
“精神病性症状”背后的诈病:识别与处理想象一下:你正在急诊值一个很烂的夜班,各种事情等着你处理。凌晨2点,45岁的D先生诉自己总是听到“声音”,感觉很不安全,想入院。你该怎么做?
现实情况是:D先生单身,无业,无家可归;此前也曾有类似情况,在医院睡完觉,吃完饭,使用一些麻醉药及苯二氮?后就会要求离院。即便拒绝使用抗精神病药,
但他的幻听都会奇迹般地“消失”。
作为一名不忘初心的精神科医师,我们乐于帮助患者走向康复。我们捍卫患者的权利,力求秉持非评判的态度,邀请患者分享自己的体验。然而,我们也开始意识到,一些患者可能是在诈病。
精神科医师一般会避免给出诈病这一判断,因为它与治病救人的职业精神相冲突,而且给对方贴上了贬义的标签。然而,诈病是真实存在的,尤其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更想帮助那些确实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那些通过伪装症状得到继发获益的人。
真正的精神病
精神病性障碍谱系的范围很广,从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到精神分裂症样精神障碍,到分裂情感性障碍,再到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性症状的鉴别诊断范围同样很广,比较常见的是未经有效治疗的双相障碍或抑郁,患者可能出现感知觉及思维障碍;创伤相关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及急性中毒等患者可能出现一过性精神病性症状。
常见的精神病性症状包括幻觉(幻听、幻视、幻嗅、躯体相关幻觉)、妄想(怪异和不太怪异的)、言语紊乱、行为紊乱及阴性症状(情感平淡、意志缺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