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的社区养老——探究如何创新智能养老思维
智能型,居家,1互联网+环境下社区智能养老思维创新面临的现实困境,1老年人群体对社区智能养老认知不正确,2社区智能养老服务产品及内容缺乏智能性,3社区智能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支撑力薄弱,2互联网+环境下社区智能
文/徐玲玲社区智能养老是指在传统社区照顾服务或居家养老服务基础上将社区内老年人的信息信息输入到统一的系统拟形成一个虚拟的养老院,在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时便从系统中提取出老年人的信息,以此为依据进行养老服务项目及资源优化配置的新型社会养老服务业态。在积极老龄化视域下,社区智能养老的创新不能局限于技术、模式、服务项目及内容、盈利方法的创新,更重要的是从思维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实现深刻变革,即注重发挥社区内老年群体资源的优势,通过实行“以老助老”等措施提升老年人群体对社区及社会的参与感、挖掘老年人群体潜能,社会各主体发挥合力并采取协同行动解决社会养老问题,并为老年人群体提供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精神慰藉、保健医疗、康复护理、临终关怀一体化居家养老服务。由此可见,互联网+环境下,社区智能养老体系的构建、机构的运行均需要建立在“人体衰老是一个积极、具有活力的过程”前提下,认可老年人的价值、致力于满足老年人群体的多元化与多层次需求[1]。
1 互联网+环境下社区智能养老思维创新面临的现实困境
1.1 老年人群体对社区智能养老认知不正确
大部分老年人对现代科技产品认知程度较低,因此在主观上对智能居家养老服务接受程度不足。当前社区智能养老服务项目较多,但是诸多操作都要用到智能手机,在没有人帮助下老年人群体难以进行独立操作,因此社区智能养老体系中仅有“24小时紧急援助电话”、“一键通”等服务使用频率较高,其余智能产品受众面狭窄,难以推广与普及,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社区养老智能化程度。与此同时,各社区在推行智能养老初期组织了社区老年人参加智能养老服务及产品讲座,老人们虽然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也想学会软件操作和产品使用方法,但是老年人理解能力、学习能力、记忆力逐渐衰退,只能学会用微信发语音等简单操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0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