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影像技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髋关节,准确率,1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2方法,3评判指标,4统计学方法,2结果,1诊断准确率统计结果,2股骨头坏死分期检出结果,3讨论
文/闫宾龙股骨头坏死属于髋关节疾病,病情较为严重,在骨外科的发生率也比较高[1]。导致该种疾病出现的原因也比较多样化,如酗酒、血液病和烧伤等,高危发病人群的年龄在20岁到50岁之间。若治疗措施不及时,不仅会让患者遭受到巨大的痛苦,还有可能会导致患者终身残疾。股骨头坏死发现的时间一般会比较晚,这也是临床治疗此种疾病当中面临的一项比较大的难题。在讨论如何提高股骨头坏死诊断率,帮助制定更好的治疗应对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腰部、腹股沟以及臀部等是股骨头坏死常见的发病部位,具体会出现腿部畏寒、无力以及酸痛等情况[2]。病情在持续恶化之后,会对自由活动产生较大限制,若情况严重会导致跛脚和伤残[3]。本次研究中分析了股骨头坏死诊断中CT影像技术的应用效果,并选择MRI技术进行对比,找到不同影像技术诊断此种疾病的结果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研究时间及对象范围分别是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7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患者在到医院就诊后临床症状都很明显,即髋部存在着程度各异的疼痛,下肢活动受到限制,活动不便。发病原因主要有:血液病、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酗酒等。
以选择的治疗方法差异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CT组患者有34例,男女患者分别有23例与11例,平均年龄为(45.7±2.2)岁;MRI患者有33例,男女患者各有22例和11例,平均年龄为(45.9±2.1)岁,一般资料差异小,可比(P>0.05)。
1.2 方法
CT组接受CT技术检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7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