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急危重症护士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分支,护理学,逻辑,1临床护理中思维导图的作用和制作方法,1定义,2制作方法,2在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1对常用基础理论系统化,2梳理知识,促进记忆,3案例分析,3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1记忆方式,2创新思维模式,3
文/覃威华护理专业涵盖学科广,尤其是对于急危重症护理学,要求更加精细和全面。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健康、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综合全面的学科,临床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容易忘记,培养新人时间延长,没有针对性,对所有新人都是沿用以前的培训教学方法。而培养综合素质能力全面、富有创新和进取的复合型急危重症护理人才非常重要。思维导图的理念方法在许多学科的教学领域均有研究,但是在急危重症教学的应用涉及仍然寥寥无几。本文就是为了探讨如何将思维导图的方法引入急危重症护理的教学带教中,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培训更多创新型的综合护理人才。
1 临床护理中思维导图的作用和制作方法
1.1 定义
思维导图是英国大脑之父托尼博赞老先生的研究成果,让诸多国家、世界机构、公司、学校甚至学生,受益匪浅,闪现出无数大脑神经碰撞的火花,把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性覆盖全世界。我们国家是在20 世纪90 年代接触,受到各类学者的极大关注,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它是由线条、符号、图片、颜色、形状等方式呈现的思维方式方法,能用文字和图像将大脑中的想法画出来。它首先以一个中央关键词为中心,由主分支和次分支来形成结构分明、层次丰富的树状图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4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