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瑶医外治法治疗肩周炎的研究进展
针法,有效率,1单一疗法,1壮医经筋疗法,2壮医药线点灸,3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4壮医木药灸疗法,5壮医药物竹罐疗法,6瑶医平衡针,7瑶医杜闷倒灸法,2联合疗法,1壮医经筋疗法联合针挑治疗,2壮医经筋疗法配合刺血疗法
文/周桂生肩关节周围组织病变是肩周炎患者的典型特征,患者多伴随关节活动障碍、肩部疼痛等表现,也被称为“五十肩”“漏肩风”等。广西的少数民族较多,如壮族、瑶族等,当地人对肩周炎疾病已有较深认知。壮医将肩周炎命名为“旁巴尹”,认为该病为邪毒入侵肩关节及其周围的火、龙二路,阻滞局部网结点,致使气血壅滞运行不畅而引起。“沉住倦”是瑶医对肩周炎的称谓, 一般认为是由于外感风寒湿邪侵袭,壅阻脉络,致天地人三元失合,机体盈亏失衡所致。壮瑶医在广西少数民族医药中占有较大比重,其外治疗法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现笔者对十余年来广西壮瑶医外治法治疗肩周炎的研究进展情况做如下综述。
1 单一疗法
1.1 壮医经筋疗法
理论指导:十二经筋理论,与“捉筋术”糅合而成。诊疗原则:经筋查灶、经筋消灶,治疗方法:拔罐、针法、手法。袁经阳等选取3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壮医经筋疗法,经过经筋摸结、经筋解结、经筋拔罐三步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到AEMG、MFs和MPF三个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常规针灸推拿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壮医经筋疗法对肩周炎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受限、肩背部肌群失衡状态恢复能起到更好的治疗作用。
吴飞等将符合研究标准的50例肩周炎患者纳入临床观察,采用壮医经筋疗法,分为两步:第一摸结诊断,第二治疗(火针、拔罐手法),治疗结果显示总有效率98%,肩关节、V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可见此疗法的使用,不仅能优化患者肩关节功能,还能减少痛苦,疗效显著。王凤德等在报道中,选取100例患者均分两组,对照组常规针灸、拔罐及手法治疗,治疗组则增加壮医经筋疗法,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优于对照组82.0%。
张洪瑞在报道中同样对壮医经筋手法效果进行分析,4组患者患,分为对照组、壮医手法组、壮医针法组、壮医手法加针法组,结果显示,手法和针法结合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明显优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67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