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科学养生》 > 2007年第6期
编号:269225
中老年人应重视“神补”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1日 《科学养生》 2007年第6期
     祛病延年,寄希望“药补”与“食补”的多,对“神补”的探讨似嫌简少,其实历代医家对于“神补”甚为重视。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的告诫。

    为何中老年人尤其应该“神补”呢?祖国医学素有“上工治未病”的说法,它的大意是:高明的医生能够通过正确的诊断和高超的医术,把患者身体潜在疾患消除,使将要发生的疾病被消灭在萌芽之中;此外它还有一层含义,即:高明的养生健身者能够通过比较正确方法,把自身潜在的疾患消除,使将要发生的疾病被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那么,怎样做到内养“神补”呢?

    首先,养生以养精蓄锐,自觉节欲保健。

    狭义的“精”即通常所说的生殖之精,广义的“精”,泛指人体的一切精微物质。中医特别强调节欲保精,勿使房劳过度。如《寿世保元》说:“男子破阳太早,则伤其精气;女子破阴太早,则伤其血脉”,警示后人“须待壮而婚”,避免房劳过早过度之患。

    其次,养气以固本,增强免疫功能。

    中医所说的“气”,是人体内不断运动的具有活动能力的精微物质,它由肾中精气乃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气和肺吸入的清气所构成。“气为血帅”,故气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有,无所不到,对人体的生理功能,起着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作用。养生要求人们平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坚持锻炼身体,心情豁然开朗,从而使气机畅通,正气长存,促进五脏六腑、经络及其他组织器官良好地发挥功能,使人体防御系统处于良性状态,自动进行免疫调节,防御病邪侵害。

    再次,养心育神,调摄精神,用以精神内守,益寿延年。

    中医理论认为,“神”是建立在气血和脏腑组织等物质基础上的精神活动,是人体生命的根本。人的精神状态好,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神志清晰,必然促进人体各方面生理功能协调平衡,从而心情健康。精神失常,情志波动,必然会使人体气机逆乱,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正气内虚、招致外邪致病。所以,古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之说。要努力做到清心育神,调摄精神,陶冶情操,不贪欲妄想,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如此,一定会成为高明的养生健身者,对自身机体能够防微杜渐,对自身潜藏的疾患能够防患于未然,否极泰来,延年益寿。

    《类修要诀》主张“少思虑以养其神”。《养生肤语》说:“人之致思发虑,致一思、出一神,注一念,出一神,如分火焉。火愈分,油愈干;火愈小,神愈分;精愈竭,神愈少。”说的是思虑不可不节,尤其老人血气衰弱,心力不济者,尤应量力而行,切实减少思虑,以免心神耗竭难收。因此扫除种种思虑、烦恼、自我摆脱悲愁的情绪,亦属“神补”。生活中难免有些波折,只有泰然处之,方可不损精神。也正如邓小平同志说的“没有秘诀,我一向乐观。”

    编辑/吕毅, 百拇医药(高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