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科学养生》 > 2013年第5期
编号:1697182
小心逐年增多的药源性疾病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日 《科学养生》 2013年第5期
     71岁的徐老先生患有慢性心衰,按医嘱,定时服用洋地黄片剂。中药洋地黄对于治疗心腔扩大舒张期容积明显增加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较好,如同时伴有心房颤动,洋地黄更是对症药物。可是服用的时间长了,效果就不那么明显了。徐老先生就擅自把剂量加大两倍。没想到,导致自己又吐又泄,又是头晕、头痛,看人眼睛都发绿了。家人吓坏了,赶紧送医院急诊室。医生听完介绍以后判断:这是典型的洋地黄中毒!要求立即停药,并且给予静脉补钾。经过抢救,徐老先生逐渐恢复过来。

    据医生介绍,洋地黄轻度重度剂量约为有效治疗量的两倍,这本身就表明洋地黄用药安全窗口很小。心肌在缺血缺氧情况下则中毒剂量更小,水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钾,是常见的引起洋地黄中毒的原因,肾功能不全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是引起中毒的原因;心血管病常用药如胺碘酮、维拉帕米(异博定)及阿司匹林等,均可降低洋地黄的经肾脏排泄率而导致中毒。

    药源性疾病逐年增多

    近年来,随着新药品种的增多新型中药制剂的涌现,非处方药物的执行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药源性疾病发生率逐年增多,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世界卫生组织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是:为了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改变人体的生理功能,人在正常用法用量下服用药品所出现的非期望的有害反应。药源性疾病则是指药物引起与治疗作用无关的,并能导致机体某一个或几个器官、某一处或几处局部组织发生功能性和(或)器质性损害的不良反应,既包括正常用法用量下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包括因超量、超时、误服或错用等不正确使用药物所引起的疾病。

    人们对药源性疾病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上世纪四十年代以青霉素为代表的多种抗生素研制成功与广泛应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2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