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女友.家园》 > 2017年第2期
编号:1541170
朋友圈防“蠢”指南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13日 《女友·家园》 2017年第2期
朋友圈防“蠢”指南

     当社交网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当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或新闻在朋友圈炸开锅般纷纷转载时,大家都如同集体癔症一般,对事件群体性“犯傻”。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现象的?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深层含义呢?

    纵观朋友圈,只要一有风吹草动的热搜新闻,铁定会引发朋友圈的疯转,大家也不管新闻真假与否,反正都信,或是集体吐槽一番。仔细一想,如果把在路边买便宜手机,填写调查问卷送礼品,买金融P2P送港澳旅游等等被骗的“蠢货”算进去,朋友圈里“蠢货”的数量就更加庞大了。更不要说,在传播这些在我们看来比较愚昧论调的人里面,还有一些在我们看来根本不会上当受骗的人群。

    我最近深入研究青少年的心理形成时,突然对这个现象有了新的认识。心理学家戴维·艾尔金德在描述青少年的“自我中心”时,用了两个名词:“想象的观众”和“个人神话”。想象的观众,指的是他们认为自己是站在舞台中央的,一直有人在关注自己。个人神话,指的则是他们会认为自己具有一种“超能力”,在遇到危险时,自己都会幸免遇难,别人没有这个运气,只有自己会有这样的运气。

    青少年时期,我们对同伴的需求渐渐显现,对青少年来说,同伴的认可特别重要,甚至比父母的认可还重要,青少年会选择自己的朋友,也会被自己的朋友选择,他们会挑选和自己比较相似的朋友,也会成为和自己朋友更相似的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