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小镇田园生活
![]() |
约朋友下午茶,随便走进一家咖啡馆,价格标签吓了我一跳,50元一块的蛋糕,50元起跳的咖啡,特别优惠价228元的双人下午茶套餐——抢钱吗?
朋友用一种心疼的眼神看着我:我说你呀,还是要多出来接触一下社会。于是当天她很热心地带我浏览了一遍全城物价,我才知道原来贵是统一的,就是这样的豪华都市,回去路上照样堵得一塌糊涂,待在这种地方到底有什么意思?
我们实在应该找一个更宜居更舒适更宽敞的地方嘛。
几年前,就是抱着这样的目的,我背着一只包,去了大理——当时全国文艺青年一致推举出来的首选理想小镇,无数厌倦都市生活的北上广人士,通通窝在那里,号称只有那里才是他们的乌托邦。
大部分人对大理的第一个感觉,应该是物价便宜得不可思议。每月五百就能租到客栈的一间房,附带几十平米的院子,有房东栽的大树、种的玫瑰、挖的鱼池、养的猫。这里的人好像日子闲得过分,一心一意用在如何能使生活更舒适上。
门口白族小餐馆吃顿饭,四菜一汤不过五十,不想吃饭的时候,在路口买个喜洲粑粑——一种烤饼,刚烤出来好吃得要命。下午,喝一杯十块钱的云南小粒咖啡,如果有人胆敢把云南小粒卖到二十,一定会有正义之士不屑地顶嘴:想学星巴克吗?
我记得当时拜访最多的一间店,是一家外国人开的西点房,供应不便宜的面包和蛋糕,因为好吃,隔三岔五去一趟。吃完蛋糕出来,就去对面的旗袍店,看看预订的旗袍好了没。常居大理的人,身上穿的不是棉麻质地的就是旧得看不出颜色的T恤,一件崭新又时髦的衣服,仿佛昭告天下,你根本不属于这里。
在那里住了足足半年,头三个月,我以为大理将是我一生的归宿,后三个月,几乎每个月都退了一步,终于在最后一个月,决定马上走。廉价,诗意,浪漫的嬉皮士生活,不可能持续整个人生,我发现自己已经跟原来的世界彻底脱轨。在不讲究现实的生活里待得太久,忽然又开始羡慕大城市没准出现在拐角处的奇遇。
属于大理的小镇奇遇,已经变成一种刻意行为,每个大城市跑出来的人在这里无所顾忌地想吃就吃想爱就爱,没有规则没有束缚,久了,发现这样始终像摊个大字躺在地板上的生活,其实无聊透了。
从那之后,我至今未回过大理。想起那座小镇所有的美好,脑袋里就会弹出一句话:可是你已经待够了。, http://www.100md.com(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