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药品·A版》》 > 2007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1755540
报告基因的应用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1日 张 敏 任慧霞
第1页

    参见附件(291KB,4页)。

     摘要:目前报告基因作为一种有效技术已在农学、生物医学、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以荧光素酶和绿色荧光蛋白为例,综述报告基因的新近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报告基因;荧光素酶;绿色荧光蛋白

    中图分类号:R9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9X(2007)09-0045-04

    报告基因(report gene)是指一组编码易被检测的蛋白质或酶的基因,将其与目的基因融合表达后,可通过报告基因产物的表达来“报告”目的基因的表达调控。这项技术灵敏度高、检测简便可靠、适于大规模生产,因而在监测细胞信号转导,基因表达和药物筛选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一般的报告基因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基因被克隆并且已知全序列;(2)宿主不存在报告基因产物或者不存在类似的内源性物质;(3)表达产物易被检测;(4)报告分子的分析结果应具有很宽的线形围,以便分析启动子活性的幅度变化[1];(5)报告基因在细胞或动物内表达对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或活性没有影响。现主要以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报告基因荧光素酶和绿色荧光蛋白为例,综述报告基因的新近应用研究进展。

    1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

    luc是能催化荧光素或者脂肪醛氧化发光的一类酶的总称。根据来源不同主要分为细菌荧光素酶(bacterial luciferase,BL)、萤火虫荧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FL)以及以海星、发光鱼、发光甲虫等为来源的荧光素酶,目前研究最广泛并且成为商品酶的是BL和FL。BL是由2个多肽亚基组成的异源二聚体,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9×103,在还原性黄素(FMNH2)、八碳以上长链脂肪醛(RCHO)和氧分子(O2)存在时,发射出蓝绿光(450~490 nm)。FL由单一的多肽链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60~64)×103,在Mg2+、ATP、O2 存在时催化D-荧光素(D-Luciferin)氧化脱羧发光(550~580 nm)[2]。由于luc的检测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因而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报告基因之一。

    1.1基因表达研究

    目前检测luc的灵敏度可达到10~19 mol且价格相对较低,是基因表达研究中首选的报告基因。娄桂予等[3]用luc作报告基因,研究肝细胞核因子1α(HNF1α)对人胆汁酸受体(FXR)转录激活的作用机制,发现HNF1α与FXR启动子区域-65到-48的反向半位点结合,发挥反式激活作用,从而调控FXR基因表达。徐春娥等[4]将获得的IFN-β启动子基因连入pGL3-Enhancer载体,用luc作报告基因构建了质粒IP-21,将IP-21瞬转入稳定表达有SARS-CoV非结构蛋白3a和7a的CHO细胞,观察3a和7a对干扰素诱生途径的影响。结果显示,3a和7a蛋白增强了荧光素酶的表达,说明3a和7a能有效激活IFN-β的启动子部分。

    1.2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研究

    作为一种酶性报告基因,luc对标记对象和宿主没有损害。特别是可视化检测技术的发展使空间定位观察成为可能,为研究蛋白质的磷酸化、空间表达及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利用嵌合酵母活性转录因子(Gal4)-单纯疱疹病毒蛋白(VP16)-上游激活序列(UAS)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建立了检测γ-分泌酶切割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中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 Aβ)活性的方法,有效可靠,灵敏度高[5]。

    1.3毒性物质检测研究

    传统的利用luc检测毒性物质的原理是毒性物质可能会抑制发光菌发光,根据发光强度的变化判断抑制物毒性作用的大小。但此种方法应用范围较窄,实际操作受限。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luc报告基因插入某些特异性敏感的基因序列中,构建会发光的生物传感器检测环境中的毒性物质。目前美国Xenobiotic Detection System Intermational公司利用FL作报告基因开发出一种转基因细胞,用于测定样品中二恶英的总毒性当量(total toxic equivalencies,TEQ)。研究表明,二恶英类化合物(dioxin2like chemicals,DLCs或DXNs)产生毒性作用必须与机体细胞核内的二恶英反应增强子结合。根据这一原理,将FL融合入哺乳动物细胞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1A1)作为报告基因,再转染入H4ⅡE大白鼠肝癌细胞系表达。当外源性DXNs污染物透过细胞膜特异性地与染色体上二恶英应答区域结合,激活细胞色素P450基因和FL基因合成荧光素,此时的荧光强度与DXNs物质的量成正比,就可根据系统的荧光强度分析DXNs的TEQ[6]。

    1.4RNA干扰研究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由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诱发,同源mRNA高效特异性降解的现象,是一种典型的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方式。由于研究有巨大的潜力,Science杂志将其评为2001年的10大科学进展之一,并名列2002年10大科学进展之首。与此同时用luc作报告基因研究RNAi也迅速成为研究热点。尹志华等[7]用GFP和luc作报告基因,通过体外转录合成短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siRNA)和构建表达短发夹RNA(small hairpin,shRNA)的质粒载体2种方法,检测鼻咽癌细胞系的RNAi作用,获得了理想的效果。何国平等[8]将外源报告基因GFP和luc的表达载体与shRNA的质粒共转染HEK293H细胞后,观察shRNA对报告基因的抑制作用,研究在RNAi技术抑制外源报告基因过程中的剂量和时间效应。发现在一定剂量范围内,RNAi载体抑制效应与干扰载体剂量大小相关,但当剂量加大到足以抑制外源基因表达时,抑制效应将维持在“平台期”。这为今后RNAi技术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参考依据。

    2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ourscent protein, GFP)

    GFP是一种由238个氨基酸组成的单体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27×103。它具有分子小,荧光稳定,检测方便,而且对活细胞无伤害等优点,成为众多报告基因中的后起之秀,被称为“活细胞的分子探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1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