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零售大盘点
两年前的非典使医药零售市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是许多医药公司凭借及时有效的公益、公关或者新产品上市等活动,有的化险为夷、起死回生,更有的捷报频传。事过境迁,在医药零售市场新一轮的洗牌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不同药品的兴衰变化中,看到非典对医药新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
首先,致联市场研究公司(URC)通过主要城市各类产品零售数据发现,中国药品市场的结构已经发生显著的变化,过去90%以上的药品是在医院渠道销售,只有10%在医药零售市场销售,而现在医药零售市场已经占据了20%~30%的比例。中国药品零售市场正呈现高速发展势头,其中OTC药品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整体药品市场的增长速度,这与非典过后消费者自我药疗意识的增强不无关系。
在对全国12个主要城市零售市场进行的连续性跟踪研究中,我们发现,OTC的市场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迁。我们从年滚动金额(MAT)上,可以明显看到维生素及钙制剂已经在2004年第三季度跃居各类别榜首,并成为药品零售的武林盟主。而感冒药稳中有升,虽然名次有所下降,但在零售市场所分的羹并未减少分毫,仍维持25%的高份额居第二。口服解热镇痛类药品一路下滑,但整体金额仍然有所增长,此类别产品整体规模排在胃药、皮肤用药、减肥产品和外用消炎止痛药之后。
从2004年初开始,维生素、感冒药这两类产品高高在上的销售额有了一个较大的回落。减肥产品、口服解热镇痛药物也一改销售不旺之势,有了新的增长。突发事件对零售药店的影响正渐渐淡化,但它对消费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却渐渐表现出来。
我们在此基础上重点关注几组产品—维生素类、口服解热镇痛药物、抗感冒类药物以及减肥药物,同时分析目前新的市场格局中这几类药物的一些特点,希望能对药店的运营及厂家的营销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维生素已成为零售药品的盟主
维生素这个“大奶酪”又大又香甜
非典期间维生素的增长是非常令人瞩目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