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进了普通门诊就贬值
9月14日上午,湖北省人民医院教授谭诗云坐在消化内科普通门诊悠闲地翻看着报纸,而对面的专家门诊室内,一位副教授正忙得汗流浃背,候诊者排成了长龙。
走访湖北省武汉市各大医院,记者发现有个怪现象,病人看病只认“门”不认“人”,教授坐在普通门诊无人问津,可坐进专家门诊立刻人满为患。
专家门诊萝卜快了不洗泥
病人选择专家门诊是否能得到比普通门诊更好的治疗呢?
正在中南医院看病的陈女士说,一次因眼睛发炎到医院去,她先生挂了个专家号,等了2个多小时才轮上,一进去,医生翻了一下她的眼皮就说了声“好了”,前后检查不到半分钟。病虽然看好了,但她对这种快餐式诊断还是有些不满意。
在武汉市五医院,记者遇到汉阳某塑料厂职工付女士。每次看专家门诊,她就6点钟到医院,花几个小时排队挂个专家号,但专家总是几分钟就把她打发了,而且看病还不敢多问。有一次她只问了一句:“为什么吃了一个星期的药还不好转?”那个专家就很不耐烦地说:“哪那么快的效果呢?你要不相信我,可以去找别的医生看。”付女士说:“其实我看专家门诊,是希望专家能比普通门诊医生更多地给我解释一下病情,但专家们似乎都没什么耐心。”
, 百拇医药
谭诗云说,看普通门诊时,他才有更多的时间听患者叙述症状。在每星期2个半天的专家门诊里,谭教授平均每次接诊40人,在看普通门诊时,一般接诊25人左右。
中南医院门诊办主任涂刚介绍,一般情况下,专家门诊的接诊时间至少应保证5分钟至7分钟,但由于人满为患,医生有时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给患者倾诉病情的时间就可想而知了。
湖北省人民医院儿科副教授姚宝珍说,如今看专家门诊的病人中,大部分患的是常见病,普通门诊就能处理。正是因为变成了“大而全”的门诊,现在专家门诊“专”的功能在退化,无形中就占用了真正需要选择专家门诊的患者的就诊时间。
普通门诊让人不放心
目前,普通门诊的收费(挂号费加诊疗费)为3元,专家门诊的收费有两个标准: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为6.2元,主任医师(教授)为8.2元。
, 百拇医药
家住武汉市洪山区的李老先生是一位高血压患者,以前到一些医院普通门诊找医生帮助调整药的剂量,年轻医生经常拿起笔就开药,连量个血压、观看一下面色这样的程序都省了。
9月1日新生开学前,魏女士的女儿有点发烧,她在一家医院找了个专家看。医生安慰她说,孩子没什么大问题,不用打针,吃点退烧药就行了。女儿吃了退烧药感觉还好,魏女士于是到同一家医院挂了个普通门诊,原本叫医生照着开点退烧药就行了,医生却说:“发烧,光吃退烧药哪行?要打针,还要拍个片子,看是否是肺结核。”
家住前进四路的罗女士姊妹3人陪着85岁的老母亲到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挂的是正教授号。罗女士说,我们是被普通门诊“逼”到专家门诊来的,谁不想少花点钱看好病呢?但以前到医院看病挂普通门诊往往解决不了问题,医生态度也不好。
57岁的武女土告诉记者,自己患糖尿病多年,一直都是看协和医院的专家门诊,现在看病很贵,所以希望能一次就解决问题,挂个普通号,虽然可少花几块钱,但万一看不好,可能就要多花很多钱,病情也延误了。
, 百拇医药
正在武汉市一医院打点滴的魏女士说,今天感觉胃有点不舒服,就挂了一个消化内科的专家号。她和女儿每次看病,不管是大小病,一律挂专家号,并且还要找四五十岁左右的专家来看,太年轻的和年纪再大一点的医生都不太放心。
普通门诊也有专家
卫生部曾下文要求,专家必须坐普通门诊,而且要达到一定工作量。许多医院也规定,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每星期有固定时间在专家门诊坐诊,其他时间在普通门诊坐诊。据统计,在中南医院坐普通门诊的医生80%以上都有副高以上职称,协和医院的这个比例超过85%。
但除了经常出入医院的老病号外,大多数病人都以为专家只看专家门诊,而在普通门诊看病的都是资历较浅的医生、进修大夫或是研究生。
早在几年前,同济、协和等大医院专家门诊的挂号量就超过了普通门诊。以9月6日为例,同济医院普通门诊的挂号数为2467人次,专家号则挂出了2931个。
, 百拇医药
据统计,今年1月至6月,同济医院、协和医院、省人民医院、中南医院的人均门诊费用在175元至219元之间,而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在挂号费和诊疗费上相差不过3元,在整个门诊医疗费用上占的比例极低。所以,大部分患者认为,只多花3元钱,还是看专家门诊要保险一些。
有限医疗资源如何分配
有关人士指出,科学设置门诊层次,实现病源合理分流,是让有限医疗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的必然要求。
从今年4月1日开始,湖北省调整了122项医疗服务的价格,三级医院的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的挂号费加诊疗费,各增加了1.5元,但两者差距保持不变。
有关人士认为,应进一步提高专家门诊收费,拉大与普通门诊的距离,利用价格杠杆的分流作用,减少病人对专家门诊的“非理性选择”。
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样做的前提是必须降低患者的整体医疗支出,否则会进一步加大患者已经过重的医疗负担。
, http://www.100md.com
目前,武汉4家部属医院的业务收入中,药费占业务收入45%以上。而药费正是患者的最大负担。可以想象,如果患者的药费支出不降下来,医院技术性收费的增长空间是非常有限的。
在采访中,超过半数的患者表示,找专家看头疼脑热这样的“小病”很平常。在普通门诊,许多病人只是开药、咨询。而在一家医院设立的简易门诊前,记者看到求医者把这里坐诊的医生当作“指路”的。
为满足患者对就医质量的高要求,同济、协和、中南医院设立了60元挂号费的“特需门诊”“知名专家门诊”。据介绍,“特需门诊”的坐诊专家都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级学科带头人、有特殊专长、在全国享有盛名的专家、教授。其接诊对象,主要为患有疑难、复杂病症的患者。
考虑到患者对专家门诊的需求,目前同济、协和等大医院在门诊设置上也更注重专家门诊数量。有些专科达到3个专家诊室、一个普通诊室的比例配置。即使这样,记者注意到,专家门诊前仍是患者排长龙。
, http://www.100md.com
湖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王高华认为,对医院而言,患者选择专家门诊反映了一种市场需求。 协和医院副院长姚尚龙说,作为经营主体,医院在资源配置上须以市场需求为依据,面对这么强烈的市场需求,像协和这样的专家型医院,扩大专家门诊是必然的。他同时指出,这种市场需求的背后,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标准的提高。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金志春也认为,正是由于患者有需求,专家门诊才会门庭若市,而专家面向了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也正是因为患者对健康高要求的表现。市场信号是否真实
选择专家门诊已成为市场需求,对医院而言毋庸置疑。但这种市场需求,是否等同于患者的真实需求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乔新生教授认为,患者选择专家并不完全是“需要”专家。目前,患者与医院之间,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在不知道自己病情、不了解医生的情况下,许多患者选择专家门诊可能是在寻求保险,期望有高职称的专家能有高医德和高医术。
, http://www.100md.com 武汉几家大医院的门诊病人许多来自外地,他们基本上已在本地完成初诊,来武汉主要为了找专家。但作为武汉本地患者,便宜、方便、看得好病,才是最大需求,如果能在普通门诊把问题解决,谁愿意多花几块钱,排半天队去找专家看呢?
作为经营主体,医院要关注市场需求,做大专家门诊正是满足市场需求的表现。但有关人士指出,医院特别是非营利性医院,也要关注市场需求是否体现患者的真实需求或全部需求。
武汉市一医院副院长张红星说,保证专家门诊质量是解决患者的大病、疑难病症,而办好普通门诊,则是保证群众身体健康的基础,普通门诊仍是医院配置资源重要组成部分。
从医院的经济收益来看,专家门诊“含金量”更大。但作为公立医院,不能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应满足群众看病的基本需求。乔新生认为,如果医院过于注重专家门诊,就是变相提高医疗服务的价格。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家殷正坤教授认为,正因为非营利医院既承担社会公益职能,又需应对市场需求,因此只有当患者的需求与市场需求相统一,医院和患者才能实现最大利益。
责任编辑 吴 军, 百拇医药(魏 娜)
走访湖北省武汉市各大医院,记者发现有个怪现象,病人看病只认“门”不认“人”,教授坐在普通门诊无人问津,可坐进专家门诊立刻人满为患。
专家门诊萝卜快了不洗泥
病人选择专家门诊是否能得到比普通门诊更好的治疗呢?
正在中南医院看病的陈女士说,一次因眼睛发炎到医院去,她先生挂了个专家号,等了2个多小时才轮上,一进去,医生翻了一下她的眼皮就说了声“好了”,前后检查不到半分钟。病虽然看好了,但她对这种快餐式诊断还是有些不满意。
在武汉市五医院,记者遇到汉阳某塑料厂职工付女士。每次看专家门诊,她就6点钟到医院,花几个小时排队挂个专家号,但专家总是几分钟就把她打发了,而且看病还不敢多问。有一次她只问了一句:“为什么吃了一个星期的药还不好转?”那个专家就很不耐烦地说:“哪那么快的效果呢?你要不相信我,可以去找别的医生看。”付女士说:“其实我看专家门诊,是希望专家能比普通门诊医生更多地给我解释一下病情,但专家们似乎都没什么耐心。”
, 百拇医药
谭诗云说,看普通门诊时,他才有更多的时间听患者叙述症状。在每星期2个半天的专家门诊里,谭教授平均每次接诊40人,在看普通门诊时,一般接诊25人左右。
中南医院门诊办主任涂刚介绍,一般情况下,专家门诊的接诊时间至少应保证5分钟至7分钟,但由于人满为患,医生有时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给患者倾诉病情的时间就可想而知了。
湖北省人民医院儿科副教授姚宝珍说,如今看专家门诊的病人中,大部分患的是常见病,普通门诊就能处理。正是因为变成了“大而全”的门诊,现在专家门诊“专”的功能在退化,无形中就占用了真正需要选择专家门诊的患者的就诊时间。
普通门诊让人不放心
目前,普通门诊的收费(挂号费加诊疗费)为3元,专家门诊的收费有两个标准: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为6.2元,主任医师(教授)为8.2元。
, 百拇医药
家住武汉市洪山区的李老先生是一位高血压患者,以前到一些医院普通门诊找医生帮助调整药的剂量,年轻医生经常拿起笔就开药,连量个血压、观看一下面色这样的程序都省了。
9月1日新生开学前,魏女士的女儿有点发烧,她在一家医院找了个专家看。医生安慰她说,孩子没什么大问题,不用打针,吃点退烧药就行了。女儿吃了退烧药感觉还好,魏女士于是到同一家医院挂了个普通门诊,原本叫医生照着开点退烧药就行了,医生却说:“发烧,光吃退烧药哪行?要打针,还要拍个片子,看是否是肺结核。”
家住前进四路的罗女士姊妹3人陪着85岁的老母亲到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挂的是正教授号。罗女士说,我们是被普通门诊“逼”到专家门诊来的,谁不想少花点钱看好病呢?但以前到医院看病挂普通门诊往往解决不了问题,医生态度也不好。
57岁的武女土告诉记者,自己患糖尿病多年,一直都是看协和医院的专家门诊,现在看病很贵,所以希望能一次就解决问题,挂个普通号,虽然可少花几块钱,但万一看不好,可能就要多花很多钱,病情也延误了。
, 百拇医药
正在武汉市一医院打点滴的魏女士说,今天感觉胃有点不舒服,就挂了一个消化内科的专家号。她和女儿每次看病,不管是大小病,一律挂专家号,并且还要找四五十岁左右的专家来看,太年轻的和年纪再大一点的医生都不太放心。
普通门诊也有专家
卫生部曾下文要求,专家必须坐普通门诊,而且要达到一定工作量。许多医院也规定,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每星期有固定时间在专家门诊坐诊,其他时间在普通门诊坐诊。据统计,在中南医院坐普通门诊的医生80%以上都有副高以上职称,协和医院的这个比例超过85%。
但除了经常出入医院的老病号外,大多数病人都以为专家只看专家门诊,而在普通门诊看病的都是资历较浅的医生、进修大夫或是研究生。
早在几年前,同济、协和等大医院专家门诊的挂号量就超过了普通门诊。以9月6日为例,同济医院普通门诊的挂号数为2467人次,专家号则挂出了2931个。
, 百拇医药
据统计,今年1月至6月,同济医院、协和医院、省人民医院、中南医院的人均门诊费用在175元至219元之间,而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在挂号费和诊疗费上相差不过3元,在整个门诊医疗费用上占的比例极低。所以,大部分患者认为,只多花3元钱,还是看专家门诊要保险一些。
有限医疗资源如何分配
有关人士指出,科学设置门诊层次,实现病源合理分流,是让有限医疗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的必然要求。
从今年4月1日开始,湖北省调整了122项医疗服务的价格,三级医院的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的挂号费加诊疗费,各增加了1.5元,但两者差距保持不变。
有关人士认为,应进一步提高专家门诊收费,拉大与普通门诊的距离,利用价格杠杆的分流作用,减少病人对专家门诊的“非理性选择”。
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样做的前提是必须降低患者的整体医疗支出,否则会进一步加大患者已经过重的医疗负担。
, http://www.100md.com
目前,武汉4家部属医院的业务收入中,药费占业务收入45%以上。而药费正是患者的最大负担。可以想象,如果患者的药费支出不降下来,医院技术性收费的增长空间是非常有限的。
在采访中,超过半数的患者表示,找专家看头疼脑热这样的“小病”很平常。在普通门诊,许多病人只是开药、咨询。而在一家医院设立的简易门诊前,记者看到求医者把这里坐诊的医生当作“指路”的。
为满足患者对就医质量的高要求,同济、协和、中南医院设立了60元挂号费的“特需门诊”“知名专家门诊”。据介绍,“特需门诊”的坐诊专家都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级学科带头人、有特殊专长、在全国享有盛名的专家、教授。其接诊对象,主要为患有疑难、复杂病症的患者。
考虑到患者对专家门诊的需求,目前同济、协和等大医院在门诊设置上也更注重专家门诊数量。有些专科达到3个专家诊室、一个普通诊室的比例配置。即使这样,记者注意到,专家门诊前仍是患者排长龙。
, http://www.100md.com
湖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王高华认为,对医院而言,患者选择专家门诊反映了一种市场需求。 协和医院副院长姚尚龙说,作为经营主体,医院在资源配置上须以市场需求为依据,面对这么强烈的市场需求,像协和这样的专家型医院,扩大专家门诊是必然的。他同时指出,这种市场需求的背后,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标准的提高。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金志春也认为,正是由于患者有需求,专家门诊才会门庭若市,而专家面向了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也正是因为患者对健康高要求的表现。市场信号是否真实
选择专家门诊已成为市场需求,对医院而言毋庸置疑。但这种市场需求,是否等同于患者的真实需求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乔新生教授认为,患者选择专家并不完全是“需要”专家。目前,患者与医院之间,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在不知道自己病情、不了解医生的情况下,许多患者选择专家门诊可能是在寻求保险,期望有高职称的专家能有高医德和高医术。
, http://www.100md.com 武汉几家大医院的门诊病人许多来自外地,他们基本上已在本地完成初诊,来武汉主要为了找专家。但作为武汉本地患者,便宜、方便、看得好病,才是最大需求,如果能在普通门诊把问题解决,谁愿意多花几块钱,排半天队去找专家看呢?
作为经营主体,医院要关注市场需求,做大专家门诊正是满足市场需求的表现。但有关人士指出,医院特别是非营利性医院,也要关注市场需求是否体现患者的真实需求或全部需求。
武汉市一医院副院长张红星说,保证专家门诊质量是解决患者的大病、疑难病症,而办好普通门诊,则是保证群众身体健康的基础,普通门诊仍是医院配置资源重要组成部分。
从医院的经济收益来看,专家门诊“含金量”更大。但作为公立医院,不能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应满足群众看病的基本需求。乔新生认为,如果医院过于注重专家门诊,就是变相提高医疗服务的价格。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家殷正坤教授认为,正因为非营利医院既承担社会公益职能,又需应对市场需求,因此只有当患者的需求与市场需求相统一,医院和患者才能实现最大利益。
责任编辑 吴 军, 百拇医药(魏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