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7年第11期
编号:11453022
脑梗死急性期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7日 亢 天
第1页

    参见附件(295KB,2页)。

     [摘要]目的:比较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的方法在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方法:据我院2006年以来,脑梗死急性期210例患者,对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脑梗死急性期经抗凝治疗89例,治愈27例,显效39例,好转20例,无效1例,恶化2例;抗血小板治疗121例,治愈34例,显效57例,好转23例,无效2例,恶化5例。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抗凝与抗血小板的治疗方法均为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在无条件或尚未行凝血四项或INR等抗凝功能检测的医院,无禁忌证的脑梗死急性期,建议首选并尽早开始使用抗血小板治疗。

    [关键词]脑梗死急性期;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凝血四项或INR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4(b)-031-02

    脑梗死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其预后及转归与处理是否及时、准确密切相关。如何治疗才能降低脑梗死的致死率、致残率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我们比较了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的方法在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所选病例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版)[1]中脑梗死急性期的诊断标准,并具备抗凝治疗条件即:①无出血素质和出血性疾病;②无活动性消化道溃疡;③未用溶栓和其他抗凝治疗;④血小板正常,无凝血功能障碍;⑤血压不大于180/100 mmHg;⑥非妊娠妇女。以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1995)[1]为标准,对所选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平均分大于5分,其中将同意使用“溶栓、降纤、抗凝(我院对脑梗死急性期并符合溶栓、降纤、抗凝条件的,要在《溶栓、降纤、抗凝治疗知情同意书》上签字)”而行抗凝治疗的患者定为A组(抗凝组),不同意“溶栓、抗凝、降纤”而行抗血小板治疗的定为B组(抗血小板组)。A组89例,男性52例,女性37例,年龄38-72岁,平均55岁;基底节梗死63例,侧脑室旁35例,额顶叶12例,小脑梗死1例,脑干梗死3例;合并高血压者81例,糖尿病17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76例,高脂血症者66例,高黏滞血症者72例。B组121例,男性78例,女性43例,年龄40-82岁,平均61岁;基底节梗死89例,侧脑室旁54例,额顶叶26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