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7年第14期
编号:11479226
对儿童日间尿频症的治疗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7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07年第14期
     [关键词]儿童;日间尿频症;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5(b)-134-01

    儿童日间尿频症属于儿童少年精神医学范畴,但往往就诊于综合医院的儿科。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有的甚至给患儿及其家属造成严重的心身负担。现将我院诊治的60例患儿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我院从2002~2006年间共收治儿童日间尿频症患者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3~8岁,平均5.6岁。其中首诊48例,复诊12例,包括9例漏诊病例,2例已就诊于他家医院未果而来诊我院的病例。

    本组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及B超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33例,按泌尿道感染治疗18例,漏诊9例,漏诊率15 %。
, 百拇医药
    2 结果

    对于明确诊断的儿童日间尿频症患儿治疗主要采用治疗一般性心理治疗、行为疗法,个别严重病儿加用阿托品等药物对症治疗,总有效率100%,疗程最短的6 d,最长的34 d,平均疗程13.5 d,其中,有4例在3个月内复发,经再次同样治疗后症状消失。

    分析漏诊的原因:对该疾病认识不够,工作不细心,只考虑患儿的生物学因素,而忽视了患儿出现此症状的社会心理因素。

    3 讨论

    儿童日间尿频症主要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一是由于幼小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有时会出现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因此,膀胱内积存少量尿液,便会刺激膀胱平滑肌引起排尿反射,产生日间尿频现象。二是应激。某些心理素质差的幼小儿童,受到惊吓或别人的影响,误认为有尿必解,不然会损害身体,因而形成习惯性尿频现象。通过本组治疗体会如下:①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以日间尿频、尿急为主诉来诊的患儿,医生很容易想到泌尿道感染,虽进行反复尿液化验和体格检查,仍然不能够成泌尿道感染的诊断。由于缺乏对儿童日间尿频症的认识,不少医生对这类症状束手无策,使一些患儿延误了诊治;还有的医生迫于患者及其家属的焦急心情而在诊断未明的情况下,进行试验性的抗泌尿系感染治疗,不但达不到治疗目的反而增加了患儿及家长的身心负担,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对儿科医生而言,应提高对儿童日间尿频症等相关疾病的认识,并掌握该症的正确诊断和治疗。②儿童日间尿频症病儿在白天意识清晰的情况下,出现尿频、尿急症状,而晚上入睡后症状消失,这一点可与泌尿系感染鉴别;当受到来自家长或老师施加的心理压力,或受到惊吓,感到紧张时,此病症就会出现或加重。一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或专注于某些感兴趣的游戏时,此现象就会消失。说明该症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实践证明该症患儿均排除器质性病变。③辅助检查:我们对每个病例均进行了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所有患儿的尿常规检查清洁中段尿离心沉渣中白细胞均<10个/HPF,1 h尿白细胞排泄率测定白细胞数<20×104/h,中段尿培养菌落数<104/ml;泌尿系B超检查均无先天性及获得性畸形。我们觉得认识了儿童日间尿频症,诊断并不困难,但详细的辅助检查是必要的,这样可以防止漏诊和误诊。④治疗上:对于明确诊断的儿童日间尿频症患儿治疗主要采用以下治疗:a.一般性心理治疗:向家长和老师正确解释患儿疾病的性质和防治方法。尿频是暂时的神经功能失调、发育不完善和不良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经过正确的调适和心理纠治,随发育不断完善,此病会逐步消除,不必担忧和盲目投医。b.行为疗法:指导患儿保持正常生活规律;可以让患儿听故事、做游戏、玩玩具、画图画等以转移注意力,培养某种兴趣使他们把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消除一切不良社会心理因素,减少心理刺激和纠治情绪障碍。c.对个别严重病儿,可试用阿托品等药物,以减轻尿频症状。本组中确诊患儿经及时而全程治疗后效果较好,而进行试验性的抗泌尿系感染治疗的患儿没有疗效,有3例患儿症状反而略有加重。⑤作为临床一线的儿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应全面、详细地了解患儿病史,注重患儿心理及家庭背景因素,这样更有助于正确诊断和治疗,防止漏诊和误诊,为更多的患儿及时解决病痛,尽快减轻患儿家长的负担,最大限度的减少医疗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收稿日期:2007-03-26), http://www.100md.com(祝 丹 李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