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食管疾病 > 贲门失弛缓症
编号:11479420
经腹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15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7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07年第14期
     [关键词]贲门失弛缓症;外科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5(b)-118-02

    贲门失弛缓症通常称为贲门痉挛,是一种食管神经肌肉功能失调疾病。从1985年起我科改变以往经胸行Heller手术的治疗方案,采用经腹迷走神经左支切断、食管下端贲门肌层切开、胃底固定及幽门成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15例,结果良好,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5例,男性5例,女性10例,年龄22~40岁,平均29岁,病程5个月~11年。所有病人均以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为主症,其中同时伴有胸骨后和上腹部闷胀感、疼痛感8例,呕吐或返流7例,有神经症状3例,有间断性咳嗽、发热等肺部并发症4例,全组病人体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 百拇医药
    全组病例术前行食管钡透均呈典型贲门失弛缓症X线征象,按Ventrappen分型,重度扩张5例,中度扩张7例,轻度扩张3例。术前纤维食管镜检查,6例镜下见贲门正常,9例食管扩张,有食物潴留,5例食管黏膜不同程度炎症改变。

    1.2 手术方法

    手术麻醉采用全麻者1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者5例。手术取上腹正中切口,切除剑突,显露膈肌裂孔,切开腹段食管的腹膜,游离食管,绕以胶管提起,切断迷走神经左干,游离胃底贲门并下移食管6~8 cm,在食管前壁切开食管肌层至黏膜下层,长度5~7 cm,将肌层黏膜分离1/2~2/3周,胃端肌层切开不超过1.0 cm,认真止血,将胃管拉回食管腔内,用手指钳闭贲门,向胃管内注气以使食管黏膜充分膨出,检查有无残存未断的肌纤维,并将膨起的黏膜置于水面下检查有无漏气,有黏膜破裂者,用无创伤可吸收缝线仔细修补。将胃底覆盖于肌层切口的黏膜膨出部位,并将胃底与食管切开的肌缘结节缝合固定,使肌缘被隔开,并保护了食管黏膜。纵行切开幽门部前壁0.5 cm,横行间断全层缝合。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本组病人术后均恢复顺利,无手术死亡,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0 d消化道功能均已恢复正常,无返酸、嗳气、呕吐、腹胀等症状。术后钡透检查钡剂通过幽门均顺利,食管扩张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头低位30度未见稀钡向食管返流。随访最长15年,最短3年,所有病人均正常进食,生活自理、参加正常的体力劳动,无再次手术。

    3 讨论

    3.1 治疗方法

    目前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扩张和手术治疗,都是以减低食管、胃联合部位的阻力,使食物顺利地从食管进入胃内,解除吞咽困难,又不引起胃内容物的反流为目的。总的说来,药物治疗适用于早期、症状轻微或是不同意手术的患者,疗效不满意。扩张治疗是最有效的非手术方法,国内张泰昌等报道治疗的有效率为96.5%,但有近20%的病人因失败而需要手术治疗,并且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中最主要的是穿孔,发生率3%~5%,Metman等报道了237例行气囊扩张病例出现7例穿孔(3%)。改良Heller手术,即食管前壁黏膜外肌层切开术,根据资料报告其有效率在90%以上,并且远期效果较好,已是公认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术式。对术后部分有返流的病例,辅以抗酸抑酸、保护黏膜、增加胃动力药物治疗。
, 百拇医药
    3.2 经腹治疗的优点

    评价手术方法的优点,应从是否解除梗阻、是否抗返流、是否操作简单、创伤小来进行。通过15例的临床观察以及文献回顾复习,经腹行Heller手术有以下优点:将胃底固定,缝合在切开肌层的边缘,使贲门切迹得以锐化,进食后气体及食物充填折叠的胃底形成的“球囊活瓣”机理对末端食管产生压迫作用,对防止返流有重要的作用。因胃壁肌肉并不参与失弛缓的形成,所以,由食管继续向胃壁切开时长度不超过1.0 cm,否则有可能切断Heiretices环,造成反流。在黏膜下有几条横过胃壁的小静脉,可作为切口已达到胃的满意标志。在胃上作2.0 cm以上的切口,反流率为100%。 经腹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病人恢复快,无需切开膈肌,且可行幽门成型术。尤其对年老体弱、心肺功能差的患者,减少了开胸手术的打击和开胸手术后的并发症,在这些方面明显优于胸部切口。但也有主张经胸部入路进行手术的,他们认为术野显露优于腹部切口,手术操作也略简便。

    3.3 关于手术操作的几点体会
, 百拇医药
    为解决经腹手术贲门部显露不如胸部切口的问题,手术时应切除剑突,切断三角韧带,并将肝左叶拉向右侧,显露贲门及食管下段不是很困难。切断迷走神经左支,充分游离,助手用食指或胶管向下牵拉贲门,可将食管拉下7~8 cm,可避免迷走神经右支的损伤,也便于术者的操作。食管肌层切开时应切断所有的肌肉纤维,上端应超越狭窄部位达扩张段食管,分离至食管周径的1/2~2/3,使食管黏膜充分的膨出,贲门部梗阻完全解除。食管腔内注气试验,不仅可以检查肌肉纤维是否全部切断,还可以检查黏膜有无破裂,避免发生食管瘘及膈下脓肿。

    3.4 其他一些问题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法达到满意疗效。手术后的患者应终生随访,病史较长者更应警惕食管癌的发生。现在各基层医院的设备逐渐改善,有条件的应行术前、术后食管腔内测压、24 h PH监测,了解反流情况,以便更好的指导治疗。胸腹腔镜下行Heller手术是一种新的手术方法,对手术操作要求较高,优点是损伤更小、恢复更快,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姜若兰,孙鲁梅. 贲门失弛缓症[J]. 辽宁医学杂志,1998,12 (1):5-6.

    [2]张泰昌, 沙忠芬, 张丽萍. 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J]. 中华内科杂志,1996,35 (1):45-45.

    [3]李辉. 食管功能障碍性疾病[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111.

    [4]徐启明, 孙玉鹗, 黄孝迈.贲门失弛缓症的外科治疗[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3,9 (2):98-99.

    [5]李保庆, 王其彰, 平育民, 等. 贲门失弛缓外科治疗(附259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 1994,16:196.

    (收稿日期:2007-03-24), 百拇医药(李 冰 朱立宇 董志扬 王文钊)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食管疾病 > 贲门失弛缓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