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多层螺旋CT诊断
第1页 |
参见附件(144KB,1页)。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提高对该病的定位及定性准确率。方法:对已经手术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在术前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病人的CT轴位及多平面重建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易发生于受力最大的部位,以L4-5、L5-S1两个节段最常见,其主要CT影像表现为:①髓核突入椎管内形成软组织密度影;②硬脊膜囊受压变性移位;③神经根肿胀、受压移位或淹没;④碎块形成、滑移;⑤许莫氏结节形成;⑥突出髓核部分钙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MPR)成像主要影像表现:矢状位为椎体后缘突入椎管内呈铆钉状或乳头状团组织密度影,冠状位为突入椎管内的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密度影。结论:多层螺旋CT是目前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规重要检查方法,准确率高,并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体层摄影术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b)-145-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占腰腿痛患者的20%,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准确率在91.3%以上[1,2]。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经手术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在术前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65例病人的CT表现,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收集2002~2006年间在我院经手术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在术前行CT检查的病人65例,其中男42例,女23例,年龄23~65岁,平均36.4岁。主要症状为腰腿部疼痛。所有患者均在CT检查后1周内手术治疗。
采用德国西门子16排多层螺旋CT机。扫描范围L3~S1,扫描层厚5 mm,重建层厚1~3 mm,重建间隔1~3 mm,然后进行多平面重建成像。
2 结果
本组65例病人中,共发现92个椎间盘突出。单个椎间盘突出49例,2个椎间盘突出16例,未发现3个椎间盘同时突出者。发生在L3-4椎间盘5个,L4-5椎间盘35个,L5-S1椎间盘52个。根据髓核突出部位分为:中央型19个,后外侧型64个,椎间孔型2个,椎间孔外侧型7个。
3 讨论
3.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
软组织密度影:椎间盘后缘突出的软组织密度影是椎间盘突出的最直接征象。大多数呈丘状、新月形或半圆形,基底部与椎间盘组织相连。主要是由于髓核从椎间盘纤维环撕裂、退变的薄弱处突出形成。
硬脊膜囊受压、变性、移位:为常见征象,呈偏侧型或刀鞘状。本组共76个(82.6%)。
神经根肿胀、受压移位或淹没:由神经根水肿所致者13个(14.1%);神经根受髓核挤压移位22个(23.9%);神经根与髓核同为软组织密度影难于分辨,为神经根淹没,共31个(33.7%)。
碎块形成、滑移:椎间盘纤维环完全断裂髓核可通过断裂处游离于相应节段上下方椎管内,并可在椎管脂肪间隙内滑移。共10个(10.87%)。
钙化:部分病例突出的髓核内可见钙化,呈斑点样不规则高密度影,与骨质密度基本一致,可多个。本组共4个(4.35%)。
许莫氏结节:许莫氏结节是椎间盘组织断裂的软骨板向上下方疝入椎体形成的软骨结节,为腰间盘突出的一个类型(纵向突出),本组22个(23.9%)。
3.2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成像中的影像表现
矢状位表现为椎体后缘突入椎管内的软组织密度影,其纵径超过椎间隙高度,形态多呈铆钉状、乳头状或丘状,突出部分与椎间盘相连,本组83个(90.2%);髓核断裂,游离于椎管内形成碎块,本组9个(9.8%),矢状位显示明显优于轴位。
冠状位主要表现为突入椎管内的软组织密度影,有的呈圆形或椭圆形,本组76个(82.6%);有的呈斑片条索状,本组16个(17.4%)。
3.3 腰椎间盘突出伴随的其他CT表现
椎体后缘的骨质缺损与硬化:本组19个(29.2%)。可能为椎体后缘骨质受压,营养障碍而被吸收所致,在修复过程中形成硬化。
骨性椎管狭窄:本组9个(13.8%),伴有骨性椎管狭窄。
黄韧带肥厚:黄韧带厚度超过5 mm,本组8个(12.3%)。
椎间盘真空征:表现为不规则片状气体影,CT值同气体一样,本组11个(16.9%)。
多层螺旋CT的发展使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的准确率得到明显提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4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