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7年第24期
编号:11805444
82例脑瘫患儿高危因素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2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07年第24期
     [摘要] 目的:了解儿童脑瘫发病的高危因素。方法:培训儿保康复医生,查阅所有住院及门诊患儿的详细记录,对一些关键因素进行核实,保证资料可靠性。结果: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黄疸与小儿脑瘫的发生明显相关,主要集中于早产、窒息、黄疸。结论: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孕产期保健,提高社会及人群的认知水平,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是减少小儿脑瘫发生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脑瘫;患儿;高危因素

    [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c)-163-01

    小儿脑瘫是目前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严重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它严重影响着人口素质,给社会与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也给患儿及其家长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为探讨小儿脑瘫的病因,我们对2005~2007年在我院就诊的82例脑瘫患儿的致病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2007年在我院就诊的82例脑瘫患儿中,男56例,女26例,男女之比2.15∶1。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12岁,其中3~6个月8例,7~12个月24例,13~36个月26例,3~6岁14例,﹥6岁10例。82例患儿均符合全国第一届小儿脑瘫座谈会小儿脑瘫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康复医生,查阅所有住院及门诊患儿的详细记录,对一些关键因素进行核实,保证资料的可靠性。调查内容:①母亲情况:包括孕次、产次、异常产史,本孕期感染患病、先兆流产、妊高症、宫内窘迫等情况;②分娩时情况:孕周、多胎妊娠、产式、脐带绕颈、出生体重、窒息等情况;③新生儿期情况:黄疸、感染、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等情况。

    2 结果

    2.1 病例特征

    82例脑瘫患儿中男56例,女26例,男女之比2.15∶1。病例中脑瘫型别分布:痉挛型39例,占47.56%;手足徐动型5例,占6.10%;肌张力低下型6例,占7.32%;混合型6例,占7.32%;失调型1例,占1.22%;未分型25例(包括年龄在1岁内不能确定型别的),占30.49%。病例中早产38例,占46.34%;足月42例,占51.22%;过期产2例,占2.44%。合并视觉障碍20例,合并语言障碍22例,合并智力障碍26例,合并癫痫3例,患先天性心脏病1例,患甲状腺功能减低症1例,2例进行了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

    2.2 单因素分析

    早产38例,低出生体重32例,窒息20例,黄疸18例;多胎8例;先兆流产10例;脐带绕颈18例;宫内窘迫13例;其他因素18例,无明显诱因12例。

    3 讨论

    小儿脑瘫是指从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伴有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癫痫及视觉、听觉等多种障碍。导致脑瘫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近年来研究脑瘫的病因时多数分为3期,即妊娠期、分娩期、新生儿期[1]。本研究表明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黄疸与小儿脑瘫的发生明显相关,主要集中于早产、窒息、黄疸等。

    早产、低出生体重是由于胎儿在宫内受到某些因素影响所致,如母亲孕期感染、不良用药、孕后期外伤等,因此,需要通过各种形式培训宣教,重视和加强孕期保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预防早产和减少低出生体重的发生。

    新生儿窒息引起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母亲因素、分娩因素、胎儿因素均可引起窒息,因此,我们在加强产前检查的同时,应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减少分娩期窒息缺氧等危险因素的发生。

    新生儿期黄疸也是本次研究的主要危险因素,游离的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损伤中枢神经细胞。调查中发现许多家长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不足,不重视病理性黄疸的治疗,因此加强宣教,提高社会及人群对新生儿黄疸的认知水平,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对降低脑瘫发生率十分重要。

    总之,加强宣教,加强孕产期保健,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是减少脑瘫发生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陈秀洁,李晓捷.小儿脑性瘫痪的神经发育学治疗法[M].第1版.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11.

    (收稿日期:2007-07-16), 百拇医药(王武燕 陈丽雯 沈丽娟 谢二辰 张丽丽 李瑞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