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古籍特色数据库构建研究(1)
第1页 |
参见附件(258KB,3页)。
[摘要] 本文从建设中医药古籍数据库的重要意义、时代背景和前提条件出发,列表分析了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中医药古籍的分布状况,进而确立了中医药古籍数据库建设的预期目标,并深入探讨和研究了中医药古籍数据库建设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关键词] 中医药;古籍;数据库;构建
[中图分类号]G250.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0(b)-117-03
自古以来,中医思想理论体系就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同时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充实、发展,二者相互促进、积累、沉淀,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内容。中医药古籍蕴藏着数千年来中医药学对预防、治疗、保健等方面的知识,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以及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总结,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内容[1]。所以,构建中医药古籍特色数据库,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中医药古籍,古为今用,不断提高中医临床治疗水平,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1 中医药古籍数据库建设的背景和条件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了古籍数据库的建设。它始于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等省级大型图书馆。而中医药古籍特色数据库目前在我国尚不多见,其构建工作相对比较滞后,有待于我们深入研究、探讨。
古籍数据库建设是古籍数字化建设的一种方式,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中医药的古籍文献进行加工、处理,按统一标准、格式将文献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形式,制成古籍文献书目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2]。 这项工作需要我们具备以下技术条件:
1.1 缩微技术和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就是利用现代高科技产品对各种信息进行数码化的处理,基本设备有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这些设备与传统老式的缩微设备相比,具有效率高、速度快、保持原貌、成本低等特点。
1.2 数据库建设的硬件和软件需求
目前,市场上的主流配置计算机都可以满足数据库建设的基本要求。笔者建议主机的配置最好不低于以下要求:CPU选择P43.0以上;内存512M以上;硬盘180G以上。扫描仪最好选择高速扫描仪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8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