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感染相关性疾病的风险与预防
第1页 |
参见附件(180KB,2页)。
[摘要] 输血感染相关性疾病是指接触血液或体液后引起的疾病,它主要是指输入、注射含有经血传播病毒的血液,或者输入、注射没有采取病毒去除、灭活的血液或血液制品而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庚型肝炎、梅毒、疟疾等。随着输血事业的发展,输血相关疾病的发生也逐年增多、这方面的报道也较多见。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预防输血感染相关性疾病已成为临床输血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谈预防输血相关疾病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 感染;输血相关性;预防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0(b)-132-02
为了避免输血相关性疾病的传播,在血液的采集和供应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1 严格筛选献血员
1998年10月1日《献血法》的实施,使预防输血相关性疾病工作迈向一个新的台阶,因为无偿献血者身体状况良好,大多不隐瞒病史,容易调查既往病史,人员流动性小,有利于输血相关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减少输血相关性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必须对供血者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进行既往病史调查,监测重要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仔细作心肺听诊和肝脾触诊,排除精神障碍、慢性疾病及体弱多病者献血。
必须对供血者血液进行严格的检查(表1)。
2 加强采供血活动和血液制品的管理
以上环节我们可以检出不合格献血者,但我们无法检测到血液在窗口期的病毒感染情况,因而采血室则应注意消毒和各个环节的操作,防止同室的献血者交叉感染。采血部门的所有房间及其环境均应保持整齐、洁净、卫生、每周定时打扫,采血室的墙壁、天花板、门窗、地面、工作台及其它物品,可用84消毒液擦拭,采血室每天进行空气消毒,常用紫外线照射或臭氧发生器消毒,每周定时作细菌培养。
2.1 工作人员注意事项
进入采血室前必须用肥皂水洗净双手,然后到缓冲室更换隔离衣、裤、鞋、帽和戴口罩,再用0.1%新洁尔灭液浸泡双手5 min。献血员进入采血室必须用肥皂水洗净肘部,再用0.1%新洁尔灭液消毒,对穿刺部位先用0.5%碘伏消毒液消毒2遍,再用75%酒精脱碘。采血前,护士一定要认真核对献血者的姓名、血型、以及检验报告的结果是否合格,方可采血,采血时必须做到一人、针、管、巾、用、带、灭菌,严格无菌操作,成分分离时在无菌条件下每做一份更换一把剪刀,严防交叉感染。
2.2 采血和输血器材
采血和输血使用的器材必须有生产单位的名称,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并在有效期内一次使用。用过的采血器材,如镊子、剪子须用84消毒液浸泡消毒10~15 min后洗净、擦干,并打包作高压蒸汽灭菌;采血袋、一次性注射针管则做焚烧处理。
2.3 严禁使用未经病毒去除或灭活的凝血因子类血液制品
为了预防输血相关性疾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