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06年我院临床分离非发酵菌耐药性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179KB,2页)。
[摘要]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非发酵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03~2006年临床分离菌株进行Kirby-Bauer法药敏试验,结果按NCCLS 2004年版标准判断,采用WHONET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3~2006年我院共收集2 432株临床分离菌株,其中,非发酵菌744株,占革兰阴性菌株数的45.3%。亚胺培南对非发酵菌抗菌活性最强,其中,不动杆菌属、产碱杆菌属和其他假单胞菌未发现耐药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其耐药率为20.2%。其次,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环丙沙星亦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耐药率多在11.5%~30.5%。但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率高达64.5%~100.0%。结论:本组资料对非发酵菌感染的药物治疗和抗菌药物的选用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抗菌药物;临床分离非发酵菌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c)-083-02
非发酵菌占临床分离菌株的比例逐年增多,上海地区监测结果[1]显示,非发酵菌从1991年的25.6%上升到2001年的34.8%,其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从1993年的0.99%增加到2001年的11.07%。这一变迁可能与临床上多种广谱抗生素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酶烯类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有关。为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对我院2003~2006年收集的744株临床分离的非发酵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菌株来源
收集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临床各科患者的痰、血、粪、尿、其他分泌物标本中分离的菌株共2 432株。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进行培养、分离和鉴定。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购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1.2 培养基
药敏试验用MN琼脂(Mueller-Hinton Agar)和营养补充剂SR158,均为OXOID公司的商品。
1.3 药敏试验
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药敏纸片由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提供,参照美国NCCIS2004年版的判断标准[3],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WHONET 5.3版本。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
临床分离的2 432株中,革兰阳性菌790株,革兰阴性菌1 642株,其中,非发酵菌744株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