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8年第4期
编号:11581892
毒热清合剂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理论依据初探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1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08年第4期
     [关键词] 毒热清合剂;肾综合征出血热;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54.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a)-073-02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人群普遍易感。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出血和急性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有发热、出血倾向、肾脏损害三大症状者统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该病广泛流行于亚、欧等许多国家,我国为重疫区。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家鼠型出血热的疫情呈上升趋势,临床以肝脏受损严重为特征。我们通过多年临床观察治疗,应用毒热清合剂分期随症加减配合抗病毒及对症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103例,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缩短病程,提高越期率,疗效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确诊103例病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87例,女16例,男女比例为5.438∶1。病人年龄结构为20~40岁57例,40~60岁39例,60岁以上7例。其中,轻型59例,中型32例,重型12例。病程1~2个月26例,3~5个月53例,6~10个月13例,11~12个月11例。

    1.2治疗原则与方法

    “三早一就”为本病治疗原则,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近治疗。 在综合治疗本病的基础上,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病毒唑500~1 000 mg/d,连用3~5 d,在不同病期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同时联合自拟方剂“毒热清合剂”口服,方药组成:双花、蒲公英、黄芩、丹皮、水红花子、大黄、白茅根等药物为核心方,根据疾病不同的分期及临床表现随症加减。

    1.2.1发热期症见发热恶寒,头痛,眼眶及腰痛,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属热壅于肺者加连翘、板蓝根、桔梗;大热烦渴,面红汗出,舌质红苔黄,脉洪大,属邪入气分者加石膏、知母、竹叶;壮热烦渴,发斑,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数者加石膏、生地、玄参、栀子;高热神昏谵语者宜用安宫牛黄丸。

    1.2.2低血压休克期症见面赤发斑,口渴喜冷饮,心烦肢冷,舌红苔黄,脉沉数者加西洋参、麦冬、五味子;神疲气微弱者加人参。

    1.2.3少尿期症见小便短少、少腹胀满等膀胱湿热者加竹叶、木通、滑石、车前子等;胸闷少尿咳喘气急者加桑白皮;腰腹刺痛兼见瘀斑者加桃仁、红花;尿闭或淋漓不尽者加山萸肉、山药、牛膝;腰酸肢冷,畏寒倦卧者加附子、肉桂。

    1.2.4 多尿期症见腰酸肢软尿频多者加肉桂、桑螵蛸、山萸肉;尿多身困者加黄芪、白术、茯苓;面浮肢肿加桂枝、泽泻。

    1.2.5恢复期症见腰膝酸软、头昏耳鸣者加女贞子、旱莲草,口干咽燥者加沙参、麦冬,气短乏力加黄芪。

    水煎取汁300 ml,每次150 ml,每日2次,两周为1个疗程,治疗时间短者1个月,长者达1年。

    2 结果

    所选103病例中,痊愈51例,好转33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

    3 讨论

    根据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染性和流行特点,肾综合征出血热当属中医学温病学的疫病,病因病机是温热疫毒之邪与湿热之邪相合,在人体正气不足的情况下有口鼻或皮毛而入,由表入里,热入血分,形成湿热毒瘀相互搏结而致病。我们根据湿、热、毒、瘀存在于疾病全过程这一特点精选双花、黄芩、蒲公英、丹皮、水红花子、大黄、白茅根等组成毒热清合剂治疗本病有深厚的理论根据:

    双花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内毒素作用,对炎症早期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炎性渗出水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具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还能激活T淋巴细胞功能,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

    黄芩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等功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可以抗凝血和抗血栓形成,有研究证明黄芩内含有的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白杨素均能抑制由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白杨素、黄芩素 、汉黄芩素还能抑制由ADP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还能防止内毒素引起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蒲公英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作用。近年的研究表明,蒲公英具有抗病毒作用,蒲公英对大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蒲公英可减少内毒素所致的肝细胞溶酶体和线粒体损伤,解除抗菌素作用后所释放的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

    丹皮性凉,味苦、辛,功能清热凉血,活血行瘀,适用于热入血分,温毒发斑、吐、衄、便血等症。现代研究表明,有改善微循环、保护缺血组织、保肝、利尿和保护免疫系统作用。

    水红花子性微寒,味咸,具有散血消癥、消积止痛作用。

    丹皮配水红花子凉血活血、除瘀,使血脉通利畅达,毒热得清,郁结得散,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凉血活血药具有抑制免疫反应强度、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

    大黄性寒,味苦,具有泻热通便、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等功能。白茅根性甘味寒,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作用。两药合用通利二便,给邪以出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具有解热抗炎作用。大黄抗病毒作用也很广泛,各种动物实验证明,大黄能缩短凝血时间,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血管脆性,使纤维蛋白原增加,降低抗凝血酶Ⅲ的活性,解除微循环障碍;同时具有解毒、保肝、促进肝细胞修复作用,可以改善肾功能,明显减少尿蛋白。

    总之,应用“毒热清合剂”为基本方,根据临床症状分期随症加减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具有独创性、先进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具有一定的研究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彭文伟.传染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8-96.

    [2]沈映雪.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7,53,69.

    [3]李保顺.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2004,320(32):21-22.

    (收稿日期:2007-09-16), 百拇医药(刘志刚 王秀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