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参见附件(672kb)。
[摘要] 目的:通过对术前、术后2周胆红素指标的比较,验证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比较术后与术前的TBIL、DBIL、IBIL有无差别。结果:术后胆红素指标较术前明显降低。结论:经皮肝胆道引流术是恶性梗阻性黄疸较好的姑息治疗方法。适时辅以动脉化疗灌注或栓塞术可以控制肿瘤生长速度,缩小肿瘤体积,延缓支架再狭窄时间。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支架动脉化疗灌注及栓塞
[中图分类号] 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c)-038-01
现将4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42例临床患者。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41~83岁,平均63岁。所有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诊断,并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恶性梗阻性黄疸。
1.2 方法
1.2.1术前准备详细阅读CT或MRI片,了解胆道扩张程度、梗阻部位及梗阻范围。
1.2.2 手术方法PTCD及胆道支架植入术:通常选择右侧入路,如右侧不适合穿刺或左肝管扩张明显,可选择剑突下入路。患者仰卧于DSA造影检查床上,选用21G千叶针穿刺,进针指向T11~12间隙,针尖进至脊柱旁约2 cm即可。穿刺成功后,以稀释40%~50%的造影剂行胆道造影。经千叶针送入铂金微导丝至梗阻段上方或通过狭窄段,沿微导丝送入扩张管扩张胆道,引入超滑导丝,使之通过狭窄段,拔除超滑导丝后再经导管送入加强导丝至肠管内盘曲,然后固定导丝拔除导管,沿加强导丝将选定支架输送系统送至狭窄段,透视下准确定位后,小心释放支架,最后造影了解狭窄段通畅情况。
1.2.3 术后处理观察胆汁引流量及颜色。所有病例术后2~6 d均行胆道造影复查。1、2周后检查血常规及肝功能改变情况,1个月复查肝脏CT或MRI了解胆道扩张情况。明确患者介入治疗效果,以术后2周的血清胆红素变化为指标判定疗效。
2 结果
本组研究中首次经皮经肝穿刺引流成功42例,成功率100%。无论何种方式引流,术后第2天全身瘙痒症状均有所减轻,周身黄染等临床症状也在数天后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化验指标较术前明显下降。42例患者术前与术后1周和2周TBIL、DBIL、IBIL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临床治疗上常用手术胆肠吻合及经皮经肝穿刺胆管或通过内镜方式留置引流管(ERCP)或胆道支架。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与手术治疗和ERCP相比,对高位胆管癌、原发性肝癌及肝门淋巴结或肝内转移引起的高位梗阻性黄疸有较明显的优势;对已经手术探查不能减黄的病例仍可采用导管引流或内支架治疗;此外,亦可行术前胆汁引流,为手术治疗作准备。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生存危险因素,解除黄疸的不利影响,提高黄疸患者的预后[1]。本研究中4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全部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无论以何种方式引流,术后第2天全身瘙痒症状均有所减轻,周身黄染等临床症状也在数天后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化验指标较术前明显下降,总胆红素均值由术前(345.51±140.46) μmol/L,分别降至术后1周的(208.99±84.08) μmol/L及术后2周的(178.97±77.10) μmol/L,与文献报道相符[2]。
引流治疗后减黄明显,就增加进一步肿瘤治疗的机会。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对造成梗阻性黄疸的原发病灶无治疗作用,因此,多数学者主张需进一步对原发病灶进行治疗,主要通过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胆管腔内放疗或外照射放疗及全身化疗三种方式。由于大多数患者处于肿瘤晚期,同时反复黄疸,患者往往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身体素质差,所以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解除黄疸、延长患者生存期尤为重要。以往外科医生几乎无法对高位肝门部梗阻的患者作姑息引流手术,采用减压引流与化疗栓塞相结合的双介入疗法,可使肿瘤缩小,胆道从完全阻塞变为部分甚至完全再通,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而对于低分化及富血供的肿瘤应及早给予化疗栓塞。故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基础上,适时对原发病灶进行治疗能明显延长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生存期,提高其生存率。而且还可以使肿瘤的生长得到有效抑制,甚至缩小,可延长胆管内支架发生再狭窄的时间,减轻再狭窄的程度。同时可为部分患者创造择期外科手术的机会。
[参考文献]
[1]Bonnel D,Ferrucci JT,Mueller HF,et al ......
[摘要] 目的:通过对术前、术后2周胆红素指标的比较,验证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比较术后与术前的TBIL、DBIL、IBIL有无差别。结果:术后胆红素指标较术前明显降低。结论:经皮肝胆道引流术是恶性梗阻性黄疸较好的姑息治疗方法。适时辅以动脉化疗灌注或栓塞术可以控制肿瘤生长速度,缩小肿瘤体积,延缓支架再狭窄时间。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支架动脉化疗灌注及栓塞
[中图分类号] 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c)-038-01
现将4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42例临床患者。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41~83岁,平均63岁。所有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诊断,并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恶性梗阻性黄疸。
1.2 方法
1.2.1术前准备详细阅读CT或MRI片,了解胆道扩张程度、梗阻部位及梗阻范围。
1.2.2 手术方法PTCD及胆道支架植入术:通常选择右侧入路,如右侧不适合穿刺或左肝管扩张明显,可选择剑突下入路。患者仰卧于DSA造影检查床上,选用21G千叶针穿刺,进针指向T11~12间隙,针尖进至脊柱旁约2 cm即可。穿刺成功后,以稀释40%~50%的造影剂行胆道造影。经千叶针送入铂金微导丝至梗阻段上方或通过狭窄段,沿微导丝送入扩张管扩张胆道,引入超滑导丝,使之通过狭窄段,拔除超滑导丝后再经导管送入加强导丝至肠管内盘曲,然后固定导丝拔除导管,沿加强导丝将选定支架输送系统送至狭窄段,透视下准确定位后,小心释放支架,最后造影了解狭窄段通畅情况。
1.2.3 术后处理观察胆汁引流量及颜色。所有病例术后2~6 d均行胆道造影复查。1、2周后检查血常规及肝功能改变情况,1个月复查肝脏CT或MRI了解胆道扩张情况。明确患者介入治疗效果,以术后2周的血清胆红素变化为指标判定疗效。
2 结果
本组研究中首次经皮经肝穿刺引流成功42例,成功率100%。无论何种方式引流,术后第2天全身瘙痒症状均有所减轻,周身黄染等临床症状也在数天后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化验指标较术前明显下降。42例患者术前与术后1周和2周TBIL、DBIL、IBIL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临床治疗上常用手术胆肠吻合及经皮经肝穿刺胆管或通过内镜方式留置引流管(ERCP)或胆道支架。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与手术治疗和ERCP相比,对高位胆管癌、原发性肝癌及肝门淋巴结或肝内转移引起的高位梗阻性黄疸有较明显的优势;对已经手术探查不能减黄的病例仍可采用导管引流或内支架治疗;此外,亦可行术前胆汁引流,为手术治疗作准备。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生存危险因素,解除黄疸的不利影响,提高黄疸患者的预后[1]。本研究中4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全部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无论以何种方式引流,术后第2天全身瘙痒症状均有所减轻,周身黄染等临床症状也在数天后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化验指标较术前明显下降,总胆红素均值由术前(345.51±140.46) μmol/L,分别降至术后1周的(208.99±84.08) μmol/L及术后2周的(178.97±77.10) μmol/L,与文献报道相符[2]。
引流治疗后减黄明显,就增加进一步肿瘤治疗的机会。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对造成梗阻性黄疸的原发病灶无治疗作用,因此,多数学者主张需进一步对原发病灶进行治疗,主要通过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胆管腔内放疗或外照射放疗及全身化疗三种方式。由于大多数患者处于肿瘤晚期,同时反复黄疸,患者往往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身体素质差,所以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解除黄疸、延长患者生存期尤为重要。以往外科医生几乎无法对高位肝门部梗阻的患者作姑息引流手术,采用减压引流与化疗栓塞相结合的双介入疗法,可使肿瘤缩小,胆道从完全阻塞变为部分甚至完全再通,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而对于低分化及富血供的肿瘤应及早给予化疗栓塞。故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基础上,适时对原发病灶进行治疗能明显延长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生存期,提高其生存率。而且还可以使肿瘤的生长得到有效抑制,甚至缩小,可延长胆管内支架发生再狭窄的时间,减轻再狭窄的程度。同时可为部分患者创造择期外科手术的机会。
[参考文献]
[1]Bonnel D,Ferrucci JT,Mueller HF,et al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67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