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8年第6期
编号:11564700
小儿热性惊厥初发体温与复发的关系
http://www.100md.com 2008年3月29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08年第6期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初次发作时的体温与再次发作的关系。方法:把以热性惊厥起病的112例患儿(共随访94例)分为1组(T≥40℃)和2组(T<40℃),并对18个月以下和19个月~36个月两个年龄组热性惊厥复发率做了调查。结果:1组与2组两个年龄段比较,复发率分别为13.2%∶72%和14.3%∶40%。结论:热性惊厥首发体温高者其复发率较低。

    [关键词] 热性惊厥;初发体温;复发

    [中图分类号] 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c)-049-01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儿童期患病率为3%~4%,约50%的患儿会在今后发热疾病时再次或多次发作,大多数的再次发作发生在首次发作后的1年内[1]。某些因素可增加FS复发的危险性。本文就FS初次发作的体温的高低与FS复发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0年1月~2002年1月收住院的以FS起病的112例患儿,全部病例依照《儿科疾病诊断标准》第2版有关热性惊厥的诊断标准[2]。男63例,女49例。随访率为83.9%,初发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5岁2个月。既往无神经系统异常病史。112例中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81例(72.3%),下呼吸道感染16例(14.3%),急性腹泻病11例(9.8%),其他4例(3.6%):接种白百破疫苗反应2例,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各1例。

    1.2方法

    全部患儿入院后都及时给予降温,体温38.5℃以上者给予安痛定或扑热息痛以及物理降温。每4小时测体温,做血、尿、便常规检查,根据病情做胸部X线拍片、头部CT、腰椎穿刺等检查,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和颅脑病变引起的急性惊厥。

    出院时根据住院期间体温将患儿分为2组。体温≥40℃ 66例,以后减少到57例,为第1组;第2组46例,以后减少至37例,体温<40℃。每隔3个月对两组患儿进行调查。随访时间为小婴儿至5周岁,较大儿童至出院后3年。随访期间没有使用预防性抗惊厥药。同时对18个月以下和19~36个月两个年龄组FS复发率做了调查。

    2 结果

    两组病例惊厥发作前发热持续时均少于24 h,第1组年龄为18个月以下的38例中,5例FS再次发作(13.2%);年龄为19~36个月的14例中,2例FS再次发作(14.3%)。这些患儿首次FS时的体温都≥40℃,其中6例>41℃。第2组年龄为18个月以下的25例中,18例FS再次发作(72%);年龄为19~36个月的10例中,4例FS再次发作(40%)。两组年龄18个月以下患儿FS的复发率明显不同。94例患儿中共29例(30.9%)出现复发性热性惊厥,其中有FS家族史者19例(65.5%),无复发的65例中有FS家族史者18例(27.7%)。

    3 讨论

    3.1 初发体温和复发的关系

    本调查表明,年龄为18个月以下的患儿,首次FS发作时体温≥40℃的,出现复发性的可能性较低,首次FS发作时体温<40℃的,出现复发性FS的可能性为 ≥40℃者的5.5倍(72%∶13.2%)。年龄19~36个月的患儿FS初发体温<40℃组,其复发性FS可能性也高于FS初发体温≥40℃组(40%∶14.3%)

    3.2 FS发生的危险因素

    目前已知几种因素可增加FS发生的危险性,如发病年龄、家族史等。本文18个月以下患儿共63例(67%),表明18个月以下发生率较高。有FS家族史者37例,其中复发性FS 19例,占复发性FS的65.5%(19/29);发作1次FS 18例,占复发的27.7%(18/65)。可以看出,有FS 家族史者复发率亦较高。调查中复发性FS占全部FS的30.9%(29/94),低于50%的复发率,分析可能与部分患儿(16例)再次患发热性疾病应用退热剂的同时自行服用苯巴比妥有关。

    3.3 发热与FS的关系

    发热是人体的自然防御反应,发热本身对感染的宿主有益,可使抗体合成增加,吞噬细胞活性增强,有时还有助于诊断和预后的判断。退热处理不当可挫伤机体的自然防御能力。但如果有引起脑细胞损伤或既往有热性惊厥史,有引起惊厥可能时,需要给予解热剂,及时予以止惊处理[3]。多项研究和动物试验表明,FS尤其是反复多次的FS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脑损伤、运动行为以及学习记忆能力受损[4]。10次高热惊厥引起发育期大鼠脑内γ氨基丁酸β受体(GABABR)明显的远期改变[5]。然而,某些患儿出现FS后,再度患同一疾病或出现同样热度时,却不再发生FS,其机制尚不清楚,但是很明显,临床上许多发热性疾病的病例表明,某些儿童对于发热较其他儿童有较高的耐受性。

    3.4 较低体温出现惊厥

    对于较低体温出现惊厥的患儿,可能具有容易兴奋的中枢神经系统,或者说较低的FS阈值,只要发热就有可能出现惊厥。其中部分可能发展为癫痫,有必要长期随访以明确诊断。FS绝大多数预后良好,仅需对症处理以及原发病的治疗。对于有反复发作倾向的FS应予以重视,避免发生脑损伤。目前我们已对FS发作5次以上者,在每次患发热性疾病的同时(体温>38.5℃)给予苯巴比妥服用,服用时间为热退24 h,以期控制惊厥的发作,其疗效正在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57-458.

    [2]贝政平,李毅,王莹,等.儿科疾病诊断标准[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73-674.

    [3]袁承文.儿科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49-51.

    [4]周戬平,王帆,李瑞林.热性惊厥对大鼠行为运动及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1):49-53.

    [5]韩颖,秦炯,卜定方,等.发育期大鼠高热惊厥后γ氨基丁酸β受体亚基表达及结合改变的远期观察[J].中华儿科杂志,2006,44(7):527-530.

    (收稿日期:2007-12-10), http://www.100md.com(梅洪生 车立勇 王永丽 高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