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8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1564592
纵隔淋巴管囊肿2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2008年3月29日 周德征
    参见附件(617kb)。

     [关键词] 纵隔淋巴管;囊肿

    [中图分类号]R65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c)-125-01

    笔者近日遇纵隔淋巴管囊肿2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例1,男,3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痰中带血丝,未行治疗,自行缓解。半年前再次出现痰中带血,量不多,无黄脓痰,无畏寒、发热及胸痛。近两个月来晨起时痰中带血块,饱食后平卧自觉呼吸困难入院。体检无特殊。

    B超于胸骨左缘第2~3肋间探查,见纵隔部位有一囊性肿物,9.5 cm×8.2 cm大小,提示纵隔囊肿(多发性)。胸部X线片:后前位片见两侧上、中、下纵隔有明显向肺野突出的肿物,呈分叶状,密度较心脏为低,气管向右侧移位。侧位片见心后缘椭圆形密度增高影,边缘光滑,肺门结构不清,前纵隔密度亦明显增高。胸部CT扫描见前中、上纵隔内心脏大血管与气管、食管被巨大肿物所包绕,肿物为囊性并向两侧明显突出,CT值为8.1~10 HU,形态不规则,边缘呈分叶状,密度均匀,边界光滑整齐,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与周围大血管界限清楚(图1、图2)。诊断纵隔巨大淋巴管囊肿。术后病理报告为纵隔淋巴管囊肿。

    例2,男,16岁。因感冒胸透发现胸部肿物。体检:叩诊胸骨两侧3~4 cm为浊音区,心音及两肺呼吸音均正常。

    X线检查:左上、中纵隔增宽,边缘光滑锐利。透视观察纵隔大小随呼吸改变。CT所见:左前中、上纵隔可见低密度囊性肿块,大小5 cm×5 cm×4 cm,密度不均匀,增强前CT值为23.6 HU,增强后CT值无变化(图3),病变与降主动脉可以区分,肺门结构未见移位征象。诊断:左前中、上纵隔良性肿瘤,纵隔淋巴管囊肿,胸腺瘤部分囊性变不除外。

    术后病理检查:大量增生的脉管状结构构成,瘤组织中可见残存之胸腺组织、神经束和脂肪组织。诊断纵隔淋巴管囊肿,部分有出血。

    2讨论

    纵隔巨大淋巴管囊肿(也称囊性淋巴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纵隔任何部位,以前中纵隔多见[1],大小不等,大者可充满整个胸腔[2]。胸片与CT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突向一侧或两侧的纵隔肿块,边缘境界清楚、光滑锐利、密度均匀,深呼吸或变换体位肿块大小、形态可随之改变。纵隔结构被包绕而不受侵犯,增强扫描无强化,极少见有钙化。CT值可依肿物囊性或实体而有差异。当有上述影像学特征,应考虑为该疾病。

    [参考文献]

    [1]李铁一.中华影像医学呼吸系统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04.

    [2]侯康国,郎志谨,李明亮.纵隔疾病X线诊断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12.

    (收稿日期:2007-11-28)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61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