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8年第8期
编号:11605678
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与治疗现状(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22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08年第8期
     [关键词] 乳腺癌;骨转移;诊治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3(b)-023-0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世界上大约有100万妇女被诊断为乳腺癌,其中65%~75%的晚期患者最终发生骨转移。发生乳腺癌骨转移的许多患者会出现病理性骨折及骨并发症,且有一个较长的中位存活时间(大约2~3年),因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1乳腺癌骨转移的特异性分子细胞学机制

    乳腺癌以溶骨性转移为主,它以骨组织的破坏吸收为特点,是由破骨细胞直接作用的结果。在乳腺癌骨转移中,肿瘤细胞产生的因子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破骨细胞,使其聚集于肿瘤细胞周围,并被激活。研究发现,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PTHrP)是一种重要的破骨细胞激活因子,其主要作用机制为:骨溶解→释放生长因子→刺激肿瘤细胞增殖→PTHrP等破骨细胞激活因子→通过RANKL/RANK激活破骨细胞→骨溶解,形成的恶性循环导致溶骨性转移的不断演进[1~3]。

    2临床症状

    乳腺癌骨转移部位常以中轴骨为主,如骨盆、肋骨、脊椎骨、长骨(股骨),而四肢较少。患者可出现严重的疼痛、病理性骨折、脊柱变形/压缩、脊髓压迫等骨相关事件(SRE)。

    3诊断

    3.1影像学检查

    骨放射性核素扫描(ECT)是骨转移初筛的诊断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早期发现、全身成像不易漏诊的优点,但也存在特异性较低、不易区分成骨性还是溶骨性病变、也不能显示骨破坏程度的缺点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3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