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8年第12期
编号:11606139
中医辨证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22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08年第12期
     左、右心衰调治不当,则病情进一步发展,导致全心衰,临床以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神疲、乏力、肝脾肿大、全身水肿为特征。本期的特点是心病及肝、脾、肺、肾,病理特点是阳虚、血瘀、水停相互伴生。治当益气温阳、活血化瘀、利水消肿,常用人参、附子、干姜、桂枝、葶苈子、泽泻、车前子、茯苓、肉桂、丹参、川芎、细辛、猪苓、大腹皮。

    心脾阳虚。证见心悸怔忡,食少倦怠、腹胀食后尤甚,便溏、面色萎黄、水肿,舌淡、胖或胖暗、苔白腻,脉细软无力。治宜温补心脾、利水消肿,方用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加丹参、红花、葶苈子。

    心肾阳虚。证见心悸怔忡明显、心中有空虚感、或左乳下筑筑而动,形寒怯冷、面白虚浮、两颧红紫、气短不续似喘息状,腹胀尿少、自汗、全身水肿,舌暗淡苔白,脉沉细或结代。治宜温阳利水,方用人参四逆汤合真武汤加丹参、葶苈子、红花。

    瘀水互结。证见口唇发绀、两颧暗红、胁下痞块、颈脉曲张、爪甲青紫,胸闷胸痛、脘腹胀痛,心悸、气短、水肿,舌淡紫暗或表紫、舌下脉络曲张,脉细涩或结代,治宜化瘀利水、温阳益气,方用血府逐瘀汤合五苓散加黄芪、丹参、葶苈子、车前子。或用膈下逐瘀汤合五苓散加减。气滞明显,可加乌药、枳壳、香附等理气行气药;若有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远志、丹参等养心安神。

    阳气虚脱。证见气喘心悸,烦躁不安,大汗淋漓,面色灰白、口唇发绀、皮肤湿冷、四肢厥冷,咯吐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或咯血,肛门坠胀欲大便小便量少,浮肿、舌质淡白,脉沉细欲绝。治当回阳益气固脱。方用参附龙牡汤合参蚧散加味,同时用人参注射液或参附注射液静脉注射,配合西医强心剂治疗。

    3.4缓解期

    心衰经积极治疗纠后,病情缓解后以正虚为主,治当以补益为主。

    气阴两虚。证见心悸、气喘,稍活动后尤甚,疲乏,头昏,盗汗,颧红,心烦失眠,舌质偏红,脉结代或细数。治当益气敛阴。方用生脉散加味。血虚者,加当归、熟地黄;若心动悸、脉结代,加桂枝;咳嗽、痰黄,加桑白皮、知母、贝母、茯苓。

    阳气亏虚。证见心悸气喘,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或青紫,舌苔淡白,脉沉细或结代。治当温阳益气,方用四君子汤合苓桂术甘汤加丹参、红花。

    [参考文献]

    [1]冯双平. 参脉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5):71,49.

    [2]宋玉勤. 真武汤加减治疗充血性心衰3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6,3(33):114.

    (收稿日期:2007-12-19), 百拇医药(郭腊飞 石海澄 刘绪银)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