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2007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分析(2)
参见附件(639kb)。
3 讨论
3.1 结果分析
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安痛定)二次注射时发生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该药ADR[2]时有报道。与抑制呼吸中枢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应引起医生的注意。患者自服安乃近片、阿司匹林片致白细胞减少、右小腿感染加重导致败血症死亡1例,该患者在右小腿感染后,曾在院外静点青霉素10余天及自服安乃近片、阿司匹林片等解热镇痛药数十片好转。复查白细胞低于4×109/L,自以为是抗生素所致。本次复发后,未能及时抗感染治疗,入院时已发展为败血症。右小腿感染处切开发现肌肉坏死变黑、脂肪液化、皮下呈一空腔。毒素已大量吸收,经抢救无效死亡。严重ADR反应中,变态反应达73.33%(11/15),提示临床医生选择用药时应严密观察患者,防范严重ADR的发生。ADR中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和山莨菪碱注射液致变态反应1例(2003-09)和山莨菪碱注射液致过敏性面、颈部药疹1例(2003-09),经用药调查,发现所用药品与以往不是一个药厂的产品,更换为原来药厂的产品后未发生类似ADR,考虑为药品质量问题。盐酸吡硫醇注射液致左上肢前臂静脉炎1例(2005-04),在我院只用于3例患者,最多的用了2 d,每天1次,都产生剧烈疼痛反应,考虑为药品质量问题,及时给予退货处理。产生静脉炎的药物(如β-七叶皂苷钠注射剂)对患者用药产生较大影响,有时不得不停止用药。药物对血管有刺激性作用,严重时产生血管硬化,甚至进而产生静脉血栓及微循环障碍。防止方法是减少用药剂量[3],早期于注射部位使用热敷或外敷活血化瘀药物,对已形成血管硬化的患者,恢复时间将明显延长。中药注射剂ADR近年来受到关注,一些品种由于杂质所致的过敏问题严重而被停止使用[4]。有些品种存在微粒超标[5],极易产生输液反应及血管内膜的损伤,出现疼痛反应。
综合分析可见,ADR时间分布无明显的规律性,年均发生15.93例(239例/15年),占我院年平均住院病例数的0.245%(15.93/6 500),占我院年平均门诊人次的0.94/10 000(15.93例/17万人次),呈散在分布。经皮肤试敏阴性后,仍发生变态反应的例数为31例(青霉素类16例,头孢类14例,维生素B1注射液1例),占总例数的12.97%(31/239),占变态反应例数的21.83%(31/142)。药物品种发生ADR排序为:①胞二磷胆碱(56例);②氨苄青霉素(11例);③葡萄糖注射液加肌苷(8例);④甲氧氯普胺片(8例);⑤β-七叶皂苷钠注射剂(7例)。
3.2 结论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①变态反应发生率较高,为ADR总例数的59.41%(142/239)。经皮肤试敏阴性后,仍发生变态反应的例数为31例(青霉素类16例,头孢类14例,维生素B1注射液1例),占总例数的12.97%(31/239),占变态反应例数的21.83%(31/142)。提示医生对有变态反应的药物品种,在临床应用时应要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并对可能出现的潜在致敏条件严加控制。尤其是对过敏体质的患者,要慎用过敏发生率较高的药品。②注射剂型ADR发生率最高,为ADR总例数的84.94%(203/239),这反映了合理选择用药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提醒医生和患者要慎重使用注射剂,对能用口服和外用制剂治疗的疾病,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静脉给药方式。尽可能选择适宜的用药途径,减少ADR的发生。防止患病的机体再受到药物的损害。
[参考文献]
[1]王思海.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缺陷多[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2):30-31.
[2]徐传新,赵业清,胡燕.安痛定注射液致196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5,8(24):2040-2042.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3 讨论
3.1 结果分析
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安痛定)二次注射时发生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该药ADR[2]时有报道。与抑制呼吸中枢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应引起医生的注意。患者自服安乃近片、阿司匹林片致白细胞减少、右小腿感染加重导致败血症死亡1例,该患者在右小腿感染后,曾在院外静点青霉素10余天及自服安乃近片、阿司匹林片等解热镇痛药数十片好转。复查白细胞低于4×109/L,自以为是抗生素所致。本次复发后,未能及时抗感染治疗,入院时已发展为败血症。右小腿感染处切开发现肌肉坏死变黑、脂肪液化、皮下呈一空腔。毒素已大量吸收,经抢救无效死亡。严重ADR反应中,变态反应达73.33%(11/15),提示临床医生选择用药时应严密观察患者,防范严重ADR的发生。ADR中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和山莨菪碱注射液致变态反应1例(2003-09)和山莨菪碱注射液致过敏性面、颈部药疹1例(2003-09),经用药调查,发现所用药品与以往不是一个药厂的产品,更换为原来药厂的产品后未发生类似ADR,考虑为药品质量问题。盐酸吡硫醇注射液致左上肢前臂静脉炎1例(2005-04),在我院只用于3例患者,最多的用了2 d,每天1次,都产生剧烈疼痛反应,考虑为药品质量问题,及时给予退货处理。产生静脉炎的药物(如β-七叶皂苷钠注射剂)对患者用药产生较大影响,有时不得不停止用药。药物对血管有刺激性作用,严重时产生血管硬化,甚至进而产生静脉血栓及微循环障碍。防止方法是减少用药剂量[3],早期于注射部位使用热敷或外敷活血化瘀药物,对已形成血管硬化的患者,恢复时间将明显延长。中药注射剂ADR近年来受到关注,一些品种由于杂质所致的过敏问题严重而被停止使用[4]。有些品种存在微粒超标[5],极易产生输液反应及血管内膜的损伤,出现疼痛反应。
综合分析可见,ADR时间分布无明显的规律性,年均发生15.93例(239例/15年),占我院年平均住院病例数的0.245%(15.93/6 500),占我院年平均门诊人次的0.94/10 000(15.93例/17万人次),呈散在分布。经皮肤试敏阴性后,仍发生变态反应的例数为31例(青霉素类16例,头孢类14例,维生素B1注射液1例),占总例数的12.97%(31/239),占变态反应例数的21.83%(31/142)。药物品种发生ADR排序为:①胞二磷胆碱(56例);②氨苄青霉素(11例);③葡萄糖注射液加肌苷(8例);④甲氧氯普胺片(8例);⑤β-七叶皂苷钠注射剂(7例)。
3.2 结论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①变态反应发生率较高,为ADR总例数的59.41%(142/239)。经皮肤试敏阴性后,仍发生变态反应的例数为31例(青霉素类16例,头孢类14例,维生素B1注射液1例),占总例数的12.97%(31/239),占变态反应例数的21.83%(31/142)。提示医生对有变态反应的药物品种,在临床应用时应要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并对可能出现的潜在致敏条件严加控制。尤其是对过敏体质的患者,要慎用过敏发生率较高的药品。②注射剂型ADR发生率最高,为ADR总例数的84.94%(203/239),这反映了合理选择用药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提醒医生和患者要慎重使用注射剂,对能用口服和外用制剂治疗的疾病,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静脉给药方式。尽可能选择适宜的用药途径,减少ADR的发生。防止患病的机体再受到药物的损害。
[参考文献]
[1]王思海.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缺陷多[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2):30-31.
[2]徐传新,赵业清,胡燕.安痛定注射液致196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5,8(24):2040-2042.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63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