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8年第16期
编号:11621145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22日 林铁军
第1页

    参见附件(352KB,2页)。

     [摘要] 目的:监测在肝病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变化来判断预后及早期发现癌变。方法:随机选择144例慢性肝病患者按诊断标准分型,观察各型肝病患者的甲胎蛋白水平,甲胎蛋白与谷丙转氨酶活力的关系,与肝癌的关系。结果: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AFP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高,随着病情好转逐渐下降;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含量持续呈高滴度,有77%的患者AFP>500 μg/L。 结论:慢性肝病患者发生肝细胞癌的比例(6.9%)明显高于其他正常人群,肝细胞再生,更新,增生被认为是癌变的动因。存在高滴度的AFP时肝细胞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滴度AFP的患者。

    [关键词] 慢性病毒性肝炎;甲胎蛋白;含量;肝癌

    [中图分类号] R446.6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6(a)-097-02

    甲胎蛋白(AFP)是胚胎肝细胞和卵黄囊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球蛋白,在电泳谱上介于白蛋白与α1球蛋白之间。AFP是胎儿血清的正常成分,出生后逐渐停止合成,约于第5周用常规方法已不能正常检出。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甲胎蛋白常呈不同程度升高。本文通过对144例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甲胎蛋白的检测,探讨甲胎蛋白的变化与肝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1对象与方法

    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5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