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8年第17期
编号:1162057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神经系统损伤修复治疗中的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22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08年第17期
     3.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神经损伤修复

    发现MSCs能诱导成为神经细胞后,研究者就开始尝试用MS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Chopp等[19]用NYU法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l周后将含 2.5 ×1.05BrdU标记的MSCs细胞悬液 4 μl在5 min内注射到脊髓损伤中心处,对照组用PBS注射。用BBB(Bass-Beattie-Bresnehan)评分法分析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术前正常值为21分,脊髓挫伤后为0~6分。对照组逐渐自然恢复到11.5分,但是到第3周后即为平台期,以后恢复缓慢。实验组注射MSCs4周后恢复到15.3分,而且未出现平台期,继续呈好转趋势,到4周时大鼠四肢运动协调,可支撑身体重量。免疫组化发现损伤脊髓移植MSCs后,脊髓室管膜细胞、胶质细胞和脉管系统表达Nestin增加,脊髓室管膜细胞由单层细胞增殖为多层细胞。免疫双标技术表明植入的MSCs表达神经元标志NeuN。Chopp分析MSCs植入促进脊髓损伤恢复可能的作用机制,认为一方面有可能移植的MSCs整合到神经组织并替代受损神经细胞,另一方面移植的MSCs被脊髓损伤后的局部微环境诱导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2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