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8年第18期
编号:11644018
针灸配合耳穴压籽治疗颈性眩晕55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2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08年第18期
     [关键词] 针灸;耳穴压籽;颈性眩晕

    [中图分类号] R255.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6(c)-071-02

    颈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它的产生与颈部病变有关,常于颈部活动时出现,特别是猛然扭转或过度后屈颈部时发生,每次发作时间较短。表现为多种形式的眩晕,伴恶心,呕吐,甚至大汗淋漓,半数以上伴有头痛,40岁以上中年病人发病率较高,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我们于2004年2月~2006年8月,采用针灸配合耳穴压籽的方法治疗颈椎眩晕病人5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5例病人为门诊及住院病人,男31例,女24例,年龄最小33岁,最大71岁;病程最短者1年,最长者14年。所有病例均符合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19例;痰蒙清窍,湿浊上犯者11例;阴阳俱虚,清窍失养者14例;气血两虚,清阳不升者11例。

    1.2 西医诊断标准

    与头颅位置密切相关的眩晕,头颅转动引起发病是本病特征(颈部旋转以及过屈过伸等诱发或加重眩晕),可以排除其他原因(内耳疾患、脑部炎症、出血、外伤、高血压、低血压及全身性中毒、眼源性、代谢性、感染性疾病)所致的眩晕者。

    X线片有颈椎退行性改变,CT示有颈椎间盘膨出或突出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