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8年第19期
编号:1164206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型与肺功能研究概况(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08年第19期
     [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文就目前关于本病的中医证型及肺功能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型;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 R5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a)-019-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有资料称,在2020年COPD的死亡率将由目前的第4位上升至第3位。以亚太地区为例,发病率达6.2%;在美国1995年的统计数据中,COPD患者约1 450万人,每年约1 600万人次须门诊诊治,约50万人需住院治疗,每年死于COPD人数超过10万人。因此,如何提高其预防和治疗水平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焦点之一。目前西医对于COPD的疗法大多为直接的对症治疗或治疗慢性气道炎症。但这些方法不能改变肺功能的渐进性下降和气道炎症。中医中药既能缓解COPD发作期的症状,又能增强患者体质,同时减少发作的次数,在治疗中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但辨证是治疗的前提,已有研究证实,中医证型与诊断COPD的“金标准”——肺功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本文现主要就近10年COPD中医辨证分型与肺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1病因病机研究

    “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这些生理特点,决定肺易感邪。王国忠等[1]认为,肺脏感邪,迁延失治,日久导致肺虚,卫外不固,外邪六淫每易反复侵袭,诱使本病发作;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肺脾肾虚,标实为痰饮、血瘀。汪翠红等[2]认为,脾肾亏虚、瘀血阻滞是COPD的基本病机,亦是COPD诸多病机中最为重要的环节。黄礼明[3]认为,肺脾肾虚是COPD发生及反复发作的重要内因,亦是形成痰、瘀或痰瘀互结的重要原因。亦有学者认为,COPD肺脾肾虚为本,风痰瘀阻为标[4]。洪广祥据《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理论,指出肺阳虚弱是COPD反复发作的内因,认为痰瘀阴邪,易伤阳气,初则表现肺为痰困,肺阳郁闭不用,卫外无权,日久可伤及肺阳,致使肺阳虚弱,卫阳不固,易感外邪,屡屡引动内饮,致本病反复发作[5]。薛汉荣[6]认为COPD发病的内因为“一虚一实”、“易虚易实”(阳气虚弱、痰瘀伏肺)贯穿本病的始终,其中阳气虚弱是关键,痰瘀伏肺是宿根,外感风寒是急性加重的主要诱因。本病病机目前认识多趋向于本虚标实,急性期以标实为急,多见痰、瘀、热;稳定期以本虚为主,多系肺脾肾虚损;外感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2辨证分型研究

    COPD的临床分型尚不统一,孙子凯等[7]将262例COPD患者分7型论治:痰热蕴肺兼肺肾两亏,治以清肺化痰,平喘止咳;痰饮伏肺兼肺肾气虚,治以温肺化饮,平喘止咳;正虚邪恋、气阴不足,治以益气养阴,肃肺化痰;肺热痰瘀兼气滞肺痹,治以泻肺豁痰化瘀,宣痹宽胸;肺热痰瘀兼脾肾阳虚,治以温补脾肾,祛痰化瘀,泻肺利水;肺热痰瘀合并痰蒙心窍,治以化痰开窍,平肝熄风;肺热痰瘀合并心阳欲脱,治以回阳救逆。陈继婷等[8]治疗85例COPD患者,分4型论治:外感风寒,寒饮停肺,治以温肺化饮,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肺气虚弱,痰湿阻滞,治以温肺益气,化痰止咳,补肺汤加减;脾阳虚弱,痰饮内停,治以温脾健运,苓桂术甘汤合六君子汤加减;肾阳虚弱,痰瘀互结,治以温肾行水化瘀,痰饮丸加减。也尚存在分期的不同,王新华等[9]认为急性发作期当以清热豁痰通腑、益气活血为主;慢性迁延期则应补虚不忘祛痰,益气必参活血治疗;在缓解期可治以健脾补肺、温肾纳气、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梁乃津治疗本病从两方面考虑:发作时以控制症状为主,缓解时以培正固本为重;控制症状又以祛风消痰为先,培正固本则以培补元气为要[10]。王鹏[11]以辨气、辨痰为要点辨证论治。辨气分4 型:肺气失宣,治以宣通气机,华盖散加减;肺气阻滞,治以疏理气机,以理气药为主;肺虚气滞、肾气虚弱2型,治以补益肺肾、调理气机,予自拟补益肺肾方。辨痰治疗则以涤痰、化痰、通阳为法,急性期着重于祛邪排痰,予自拟祛痰方随证加减;缓解期温补脾肾、扶正消痰,以六君子汤与金匮肾气丸加减;症见痰瘀互结者治以化痰祛痰、活血化瘀,佐以扶正。刘青等[12]将COPD并肺动脉高压辨证分为肺肾气虚、痰浊阻肺、痰热壅肺、阳虚水泛4型,并采用协定处方治疗。

    3肺功能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

    肺功能与中医证型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陈瑾[13]研究发现,COPD总体样本和不同中医证型COPD患者的EVI、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l)、FVC和一秒率(FEV1/FVC)等大部分常规肺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脾阳虚型和肾阳虚型患者多数常规肺功能指标也明显低于肺气虚型患者(P脾阳虚型>肾阳虚型,提示肺气虚型、脾阳虚型、肾阳虚型三型间阻塞性通气障碍逐渐加重,中央气道因气流阻塞所致的放射性核素沉积增加,以及周边小气道、相应的肺泡通气下降使得P/C逐渐下降。张文彭[15]测定哮喘患者肺功能值,结果各项肺功能测定指标,均按肺虚证、肺脾两虚证、肺肾两虚证排序依次降低。其中,FEV1、PEF、FVC、用力呼出气流(FEF)25%~75%、FEF25%、FEF50%、FEF75%等指标,肺脾两虚证、肺肾两虚证均显著低于肺虚证(P<0.01或P<0.001),并且肺肾两虚证均显著低于肺脾两虚证(P<0.001)。FEV1/FVC%,肺脾两虚证、肺肾两虚证均显著低于肺虚证(P<0.0l,P<0.001),同时肺肾两虚证低于肺脾两虚证。提示:①反映小气道功能状态的肺功能指标FEF25%~75%、FEF50%、FEF75%的降低程度在肺虚证、肺脾两虚证、肺肾两虚证均较其他肺功能指标要明显,表明哮喘不同虚证小气道功能损伤更为严重。②作为诊断评价肺气肿的敏感指标FEV1/FVC,哮喘肺虚证接近于正常,而肺脾两虚证、肺肾两虚证则出现依次降低,并均显著低于肺虚证(P<0.05,P<0.001)。这表明肺脾两虚证、肺肾两虚证在长期的哮喘病变过程中已有向肺气肿发展的趋势,特别是肺肾两虚证更为明显。荆超波等[16]对129例慢性咳喘病(是指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一类的肺系疾病)进行肺功能测定,结果显示,肺气未虚组,肺功能测定仅有小气道通气功能障碍,表现为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VS0)、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V25)、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测定值降低;肺气已虚组,表现为呼吸道的全程通气障碍,除上述测定值下降外,补呼气量(ERV)、FEV1、PEF测定值也明显下降;肺脾两虚组,表现肺的弹性明显减退以及气道阻力增加,出现残气量(RV)、残气量与肺总量之比(RV/TLC)增高及FVC、肺活量(VC)、深呼气量(IC)的下降;肺脾肾俱虚组,肺的弹性回缩力进一步下降,除上述肺功能测定异常外,常有功能残气量的增高。从上述疾病的发展4个阶段来看,每一阶段均有相应的肺功能改变,这些数据可以作为中医认识慢性咳喘病的病理演变过程的客观指标,也可以为辨证施治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 百拇医药(刘 洁 张琼英)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