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定量分析与意义(2)
第1页 |
参见附件(2095KB,3页)。
1.2罗马Ⅲ诊断标准
在最近3个月内,每个月至少有3 d出现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症状。并具有下列中的2项或2项以上:①排便后症状改善;②伴随排便频率的改变;③伴随粪便性状的改变。诊断标准建立于患者至少在诊断前的6个月内出现症状,并在最近3个月持续存在,在观察期间疼痛(不适)症状的频率至少2 d/周。
下列症状可支持IBS诊断。①异常的排便频率:每周≤3次排便或每天排便>3次;②异常粪便性状:块状便(硬便)或松散便(稀水便);③排便费力;④排便急迫感或排便不尽感;⑤排出黏液;⑥腹胀。
1.3材料
1.3.1培养基营养琼脂(计数需氧菌), CDC(计数厌氧菌),TPY(选择性分离双歧杆菌)、KVLB(选择性分离拟杆菌)、TTC(选择性分离肠球菌)、LAMVAB(选择性分离乳酸杆菌)、伊红美蓝(选择性分离大肠杆菌)、甘露醇高盐(选择性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
1.3.2粪便稀释液KH2PO4 4.5 g,NaHPO4 6.0 g,L-半胱氨酸0.5 g,Tween-80 0.5 g,蒸馏水1 000 ml,8 Pa/15 min 高压消毒。
1.4粪便菌群分析方法
称取新鲜标本0.5 g,置内含几粒玻璃珠20 ml无菌带盖容器中,加入4.5 ml稀释液,充分振荡5~10 min,然后按10倍稀释法连续稀释,把稀释标本接种在各选择性培养基和非选择性培养基上,进行需氧或厌氧培养48 h,分别计数每个培养皿中菌落数,再换算为cfu/g粪便。菌落计数经涂片、革兰染色、生化鉴定确认为该菌。
1.5实验菌群
4种厌氧菌群和2种需氧菌群代表株:拟杆菌属、双歧杆菌属、肠球菌属、乳酸杆菌属和肠杆菌科、葡萄球菌属。
1.6统计学分析处理
采用t检验对实验资料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
2结果
2.1细菌的菌落形态
2.1.1各厌氧菌菌落形态分离到4种厌氧菌的菌落形态见图1。
2.1.2各需氧菌菌落形态分离到2种需氧菌的菌落形态见图2 。
2.2各病例组菌落计数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可见,患者组粪便中需氧菌与厌氧菌菌群数,与健康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变(P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95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