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伴糖尿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的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伴糖尿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20例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心理护理,术后血糖监测、胰岛素应用的护理,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教会患者及家属掌握一定的糖尿病知识和自我护理知识。结果:18例患者未发生明显并发症,1例出院1个月后反复发作不稳定型心绞痛,1例术后2个月后发生心力衰竭。结论:术后正确使用胰岛素、调控血糖、预防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顺利度过术后恢复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冠心病;糖尿病;血糖;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a)-144-02
冠心病伴糖尿病(DM)的患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由于本身存在内分泌代谢障碍及手术应激反应,可使血糖升高[1],病情加重,与没有患糖尿病的患者相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提高。对这类患者采取有效方法,控制血糖,加强基础及专科护理,对预防并发症有重要作用,我科对20例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术前、术后实施综合护理,获得满意结果,现介绍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2003年4月~2007年10月,我科收治的20例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2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58.56岁。糖尿病病程3~8年,住院天数10~28 d。20例患者均有术前心肌梗死病史。其中2例为心功能Ⅲ级。
1.2手术方法
本组20例均采取右侧经皮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对2例心功能Ⅲ级的病人术程中以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辅助左心功能。
1.3结果
20例患者均临床治愈出院,术后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明显改善;心脏彩超:左室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出院1个月后反复出现心绞痛1例,出院2个月后出现心力衰竭1例。
, 百拇医药
2 护理
2.1心理护理
本组患者术前心理问题为恐惧、焦虑,我们以亲切、热情的态度与患者接触,用心讲解有关疾病知识,指导患者正确、合理地饮食,教会患者及家属掌握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的时间及方法。
2.2术前准备
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手术目的、方法及术中如何配合,术后配合等。并充分做好介入术前准备。
2.3病情监测
2.3.1循环系统监测冠心病伴糖尿病有以下特点:病变多,发生心肌梗死时无痛性或轻痛性多见(25%~46%)[2],易延误病情,导致病死率增加,因此:①防止冠脉内支架术后再狭窄、心肌梗死的发生,严密观察心电图,注意S-T段、T波的变化,有无异常Q波等,及时辨别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本组2例术后72 h出现血压低、头昏,但无胸闷及胸痛,即查心电图无再发急性心肌损害的表现,但有心肌缺血的表现,即测血糖值为18.3~23.6 mmo/L,即给予胰岛素、硝酸甘油等降糖、扩张冠脉治疗,病情被控制稳定,心电图得以改善。②防止低心排:必要时运用血管活性药物,按医嘱常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脏排血量。使用硝酸甘油确保冠状动脉灌注,防止冠状动脉痉挛,维持平均动脉血压(MAP)85~90 mmHg,血压平稳后逐渐减量至停用。本组2例术中使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辅助左心功能,改善冠状动脉灌注,使用IABP 6~10 h,患者表现为中心静脉压(CVP)降至正常,血压回升,心排量增加,撤除IABP后,病情稳定。③防心律失常发生,给予心电血压监测,密切观察心律、心率变化,并详细记录。④防出血现象的发生,术后给予制动右下肢24 h,密切观察腹股沟穿刺处是否出血、疼痛、硬肿、足背动脉搏动是否良好。术后鼓励病人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排泄。
, 百拇医药
2.3.2血糖的监测与调整①血糖的监测:血糖监测对适时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血糖轻微升高或降低患者多无自觉症状,这种不易察觉的血糖动波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3]。术后当天测血糖3次,术后第2~7天每天测血糖1次。②血糖调整:血糖控制不良是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本组病例术后早期均按医嘱使用普通胰岛素(In)控制血糖,病情稳定后,血糖值持续在8~10 mmo/L,可恢复术前糖尿病治疗方案。使用普通胰岛素时应防止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定时监测血糖值,及时调整普通胰岛素用量,观察患者有无口渴、疲乏、出汗、恶心、饥饿感、心率增快、昏迷等现象。若出现低血糖反应,则停用普通胰岛素,同时口服糖水或静脉补充葡萄糖液体,防止低血钾和酸碱失衡,高血糖导致高渗性利尿,使血钾降低。普通胰岛素不足或缺乏可导致酮症酸中毒,因些要足量、足够时间使用普通胰岛素,同时监测血钾及血气,及时纠正酸中毒。按医嘱及时口服或静脉补钾,预防并发症发生。
2.4加强基础和专科护理
, http://www.100md.com 2.4.1预防伤口感染由于糖尿病患者机体长期在高糖状态下,自身免疫和再生机制受到破坏,抵抗力下降,修复能力低下,导致伤口易感染,皮肤稍有轻微破损都有难以愈合的可能。因些,防治感染尤为重要。我们对每位患者都必须加强穿刺口护理,20例患者均未发生伤口感染。
2.4.2预防糖尿病足本组20例患者术后均采用弹力绷带包扎穿刺口,包扎力度应合适,既无渗血,又不影响静脉回流。注意足部卫生,用温水擦洗,足部皮肤稍有轻微压红时即用50%酒精按摩,按摩时始终应从趾尖开始向上,有利于血液循环。患者自主活动后,每天温水洗脚,穿松紧适宜、柔软舒适的鞋袜,适当锻炼。本组有2例入院前有糖尿病足,经换药、热敷、按摩3周后伤口愈合。
2.4.3预防压疮由于手术为股动脉穿刺,术后病人右下肢须制动24 h,糖尿病患者皮肤易受损、感染。术后2 h应科学地为患者变换体位,防止皮肤受压,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清洁。易受压部位垫柔软的毛巾,骨隆突处按摩、温水擦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交接班时严格交接皮肤情况,由于预防得当,20例患者均未发生压疮。
, http://www.100md.com
2.5健康教育
糖尿病属于慢性终身性疾病,其控制的关键在于患者良好的自我护理。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倡议,为良好地控制血糖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糖尿病患者必须实行:饮食控制、规律锻炼、遵医服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预防高低血糖等6个方面的自我护理行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教会其如何自测血糖、尿糖,指导饮食原则,讲解调节血脂、血压、血糖等的用药知识等,提高自我护理技能。
冠心病伴糖尿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由于手术的刺激,往往病人心理负担重,如饮食、治疗、护理不当,术后并发症的危险会增加。通过对本组患者的护理,笔者体会到,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的同时,监测血糖、积极准确地使用胰岛素调整血糖、加强基础护理及做好健康教育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吴学君.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169.
[2]韩兰唐,康俊萍,唐学弘,等. 无痛性和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Z].基层医学论坛,2005,9(6):3-5.
[3]江济华,韦红霞,臧桐华,等.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J].临床内科杂志,2002,19(3):216-217.
(收稿日期:2008-03-18), 百拇医药(王红霞 吴秋霞 黄丽霞)
[关键词] 冠心病;糖尿病;血糖;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a)-144-02
冠心病伴糖尿病(DM)的患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由于本身存在内分泌代谢障碍及手术应激反应,可使血糖升高[1],病情加重,与没有患糖尿病的患者相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提高。对这类患者采取有效方法,控制血糖,加强基础及专科护理,对预防并发症有重要作用,我科对20例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术前、术后实施综合护理,获得满意结果,现介绍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2003年4月~2007年10月,我科收治的20例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2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58.56岁。糖尿病病程3~8年,住院天数10~28 d。20例患者均有术前心肌梗死病史。其中2例为心功能Ⅲ级。
1.2手术方法
本组20例均采取右侧经皮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对2例心功能Ⅲ级的病人术程中以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辅助左心功能。
1.3结果
20例患者均临床治愈出院,术后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明显改善;心脏彩超:左室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出院1个月后反复出现心绞痛1例,出院2个月后出现心力衰竭1例。
, 百拇医药
2 护理
2.1心理护理
本组患者术前心理问题为恐惧、焦虑,我们以亲切、热情的态度与患者接触,用心讲解有关疾病知识,指导患者正确、合理地饮食,教会患者及家属掌握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的时间及方法。
2.2术前准备
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手术目的、方法及术中如何配合,术后配合等。并充分做好介入术前准备。
2.3病情监测
2.3.1循环系统监测冠心病伴糖尿病有以下特点:病变多,发生心肌梗死时无痛性或轻痛性多见(25%~46%)[2],易延误病情,导致病死率增加,因此:①防止冠脉内支架术后再狭窄、心肌梗死的发生,严密观察心电图,注意S-T段、T波的变化,有无异常Q波等,及时辨别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本组2例术后72 h出现血压低、头昏,但无胸闷及胸痛,即查心电图无再发急性心肌损害的表现,但有心肌缺血的表现,即测血糖值为18.3~23.6 mmo/L,即给予胰岛素、硝酸甘油等降糖、扩张冠脉治疗,病情被控制稳定,心电图得以改善。②防止低心排:必要时运用血管活性药物,按医嘱常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脏排血量。使用硝酸甘油确保冠状动脉灌注,防止冠状动脉痉挛,维持平均动脉血压(MAP)85~90 mmHg,血压平稳后逐渐减量至停用。本组2例术中使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辅助左心功能,改善冠状动脉灌注,使用IABP 6~10 h,患者表现为中心静脉压(CVP)降至正常,血压回升,心排量增加,撤除IABP后,病情稳定。③防心律失常发生,给予心电血压监测,密切观察心律、心率变化,并详细记录。④防出血现象的发生,术后给予制动右下肢24 h,密切观察腹股沟穿刺处是否出血、疼痛、硬肿、足背动脉搏动是否良好。术后鼓励病人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排泄。
, 百拇医药
2.3.2血糖的监测与调整①血糖的监测:血糖监测对适时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血糖轻微升高或降低患者多无自觉症状,这种不易察觉的血糖动波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3]。术后当天测血糖3次,术后第2~7天每天测血糖1次。②血糖调整:血糖控制不良是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本组病例术后早期均按医嘱使用普通胰岛素(In)控制血糖,病情稳定后,血糖值持续在8~10 mmo/L,可恢复术前糖尿病治疗方案。使用普通胰岛素时应防止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定时监测血糖值,及时调整普通胰岛素用量,观察患者有无口渴、疲乏、出汗、恶心、饥饿感、心率增快、昏迷等现象。若出现低血糖反应,则停用普通胰岛素,同时口服糖水或静脉补充葡萄糖液体,防止低血钾和酸碱失衡,高血糖导致高渗性利尿,使血钾降低。普通胰岛素不足或缺乏可导致酮症酸中毒,因些要足量、足够时间使用普通胰岛素,同时监测血钾及血气,及时纠正酸中毒。按医嘱及时口服或静脉补钾,预防并发症发生。
2.4加强基础和专科护理
, http://www.100md.com 2.4.1预防伤口感染由于糖尿病患者机体长期在高糖状态下,自身免疫和再生机制受到破坏,抵抗力下降,修复能力低下,导致伤口易感染,皮肤稍有轻微破损都有难以愈合的可能。因些,防治感染尤为重要。我们对每位患者都必须加强穿刺口护理,20例患者均未发生伤口感染。
2.4.2预防糖尿病足本组20例患者术后均采用弹力绷带包扎穿刺口,包扎力度应合适,既无渗血,又不影响静脉回流。注意足部卫生,用温水擦洗,足部皮肤稍有轻微压红时即用50%酒精按摩,按摩时始终应从趾尖开始向上,有利于血液循环。患者自主活动后,每天温水洗脚,穿松紧适宜、柔软舒适的鞋袜,适当锻炼。本组有2例入院前有糖尿病足,经换药、热敷、按摩3周后伤口愈合。
2.4.3预防压疮由于手术为股动脉穿刺,术后病人右下肢须制动24 h,糖尿病患者皮肤易受损、感染。术后2 h应科学地为患者变换体位,防止皮肤受压,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清洁。易受压部位垫柔软的毛巾,骨隆突处按摩、温水擦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交接班时严格交接皮肤情况,由于预防得当,20例患者均未发生压疮。
, http://www.100md.com
2.5健康教育
糖尿病属于慢性终身性疾病,其控制的关键在于患者良好的自我护理。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倡议,为良好地控制血糖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糖尿病患者必须实行:饮食控制、规律锻炼、遵医服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预防高低血糖等6个方面的自我护理行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教会其如何自测血糖、尿糖,指导饮食原则,讲解调节血脂、血压、血糖等的用药知识等,提高自我护理技能。
冠心病伴糖尿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由于手术的刺激,往往病人心理负担重,如饮食、治疗、护理不当,术后并发症的危险会增加。通过对本组患者的护理,笔者体会到,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的同时,监测血糖、积极准确地使用胰岛素调整血糖、加强基础护理及做好健康教育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吴学君.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169.
[2]韩兰唐,康俊萍,唐学弘,等. 无痛性和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Z].基层医学论坛,2005,9(6):3-5.
[3]江济华,韦红霞,臧桐华,等.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J].临床内科杂志,2002,19(3):216-217.
(收稿日期:2008-03-18), 百拇医药(王红霞 吴秋霞 黄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