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性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2)
第1页 |
参见附件(215KB,2页)。
表1 治疗前后各种监测指标变化
与通气前比较,*P<0.05
3讨论
ARF是指原肺呼吸功能正常,因多种突发因素,如脑炎、脑外伤、电击、药物麻醉或中毒等直接或间接抑制呼吸中枢,或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质炎、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重症肌无力等,其中,ARDS最为常见,COPD急性加重期和急性心原性肺水肿也是常见的原因。当ARF患者在感染等因素作用下进入急性发作状态时,气道炎性充血、水肿、分泌物排除不畅,导致气道阻塞进一步加重,使通气进一步恶化,发生更为明显的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更严重时引起肺性脑病等。
对大多数患者根据其病因而分别采取抗感染、祛痰、氧疗、支持对症处理等保守性治疗后,部分患者能够缓解,而部分患者不能改善或是进行性恶化,则需考虑机械通气治疗。NIPPV治疗ARF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经过二十余年的实践,这项技术日趋完善,目前临床上常用的NIPPV可分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两种形式。BIPAP实际上是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加呼气末正压(PEEP)。应用时,在患者自主呼吸触发下,呼吸机在吸气和呼气相周期性地切换于高压力与低压力之间,使患者气道内始终处于持续正压状态。从而达到增加患者潮气量,改善通气/血流比,降低呼吸功能,缓解呼吸肌疲劳,解决呼吸肌乏力的目的[3]。
NIPPV治疗ARF的机制主要是减少呼吸肌做功和缓解呼吸肌疲劳。无创正压通气能够有效缓解呼吸窘迫,有助于炎性充血水肿的气道扩张,大部分患者通过应用PEEP克服内原性PEEP而改善气体的交换,改善肺顺应性,使气体分布均匀,提高动脉血氧含量及通气量,还可通过升高胸腔内压力,减少静脉回流血量,降低心室前负荷,改善冠脉循环与心肌缺血症状,提高心脏做功效率。于正压通气治疗2 h后病情好转或缓解,由烦躁转为安静,心率、呼吸频率减慢,肺部啰音减少,尿量增加,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通过适当的EPAP防止了小气道及肺泡陷闭,增加功能肺单位,改善血气交换,从而纠正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均尽早实施NIPPV,采用S/T模式,合理调整各种通气模式的参数,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各项监测指标均有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NIPPV是有效救治ARF的机械通气方式,有着较高的成功率,可避免有创呼吸机的使用,但仍存在一定的失败率,所以应严格地掌握无创通气的适应证,按患者呼吸病理生理的变化,合理选择呼吸机通气模式和治疗参数以及吸入氧浓度。同时对患者的教育可以消除恐惧,争取配合,提高依从性,在紧急情况下(如咳嗽、咳痰或呕吐时)患者能够迅速拆除连接,提高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波,俞梦孙.无创正压通气技术[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3,23(5):232-236.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