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9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1727607
双黄烧烫伤喷雾剂对大鼠烫伤治疗作用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15日 王东风 李 宁 张 波
第1页

    参见附件(230KB,2页)。

     [摘要] 目的:考察双黄烧烫伤喷雾剂的主要药效。方法:采用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创面应用低、中、高3个不同浓度的双黄烧烫伤喷雾剂,通过伤后不同的时间点取材,检测烧伤创面羟脯氨酸(OHP)含量、创面含水量、创面愈合率、愈合天数和组织病理变化,以烧伤喷剂为阳性对照药,观察低、中、高3个不同浓度的双黄烧烫伤喷雾剂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结果:创面外用双黄烧烫伤喷雾剂中、高浓度可以降低烧伤创面水肿,增加创面OHP含量、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缩短愈合天数。结论:中高浓度双黄烧烫伤喷雾剂可增强胶原合成,促进上皮细胞增殖,减轻创面早期水肿,加速烧伤创面愈合。

    [关键词] 双黄烧烫伤喷雾剂;大鼠;治疗作用

    [中图分类号] R28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1(2009)01(b)-069-02

    双黄烧烫伤喷雾剂是新开发的应用于烧烫伤的中药复方制剂,其主要成分为大黄、黄柏、麝香、血竭等,本实验在大鼠深Ⅱ度烫伤的创面应用该药,通过对创面皮肤的羟脯氨酸含量、创面的含水量的检测和创面愈合率、愈合天数、病理形态学的观察,研究双黄烧烫伤喷雾剂对烧烫伤创面愈合的治疗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药品双黄烧烫伤喷雾剂:由锦州医学院药物研究所研制,规格为40 ml/瓶(批号:060301;060304);烧伤喷雾剂:由华北药业集团制剂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3020275, 规格为40 ml/瓶(批号:060101)。

    1.1.2试剂羟脯氨酸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技术研究所)。

    1.1.3 仪器751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UV-1601;显微镜:日本奥林巴斯;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美国雅培;电热恒温水浴箱:重庆实验设备厂。

    1.1.4 实验动物一级SD大鼠,体重220~250 g,来源:锦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方法

    1.2.1动物模型及分组SD大鼠,体重220~250 g,10%水合氯醛腹腔麻醉(3 ml/kg),脱毛。次日,同样方法麻醉,背部置于80℃水温中烫15 s,面积约10% TBSA,制成深Ⅱ度烫伤模型,经病理证实[1]。伤后立即腹腔注射4 ml乳酸林格液。大鼠致伤后分笼饲养,自由饮食。烫伤后大鼠随机分成:①模型组(80只):创面使用0.9%生理盐水。②阳性对照组(80只):烧伤喷雾剂,6 ml/(kg·d)。③低剂量组(80只):6 ml/(kg·d)[相当于98.1 mg/(kg·d)生药]。④中剂量组(80只):6 ml/(kg·d)[相当于196.2 mg/(kg·d)生药]。⑤高剂量组(80只):6 ml/(kg·d)[相当于392.4 mg/(Kg·d)生药]。各组1 d给药4次,每次喷3次。各组创面用药期间如有感染,均给予抗生素治疗。

    1.2.2 取材于伤后6 h、1、2、3 d取材创面组织标本测定创面皮肤的含水量,每个组每个时间相取10只大鼠,于伤后7、14、21 d观察并描绘记录创面皮肤的愈合率,于伤后1、3、5、7、14、21 d取创面组织标本测量皮肤组织的羟脯氨酸含量,创面皮肤标本放在-80℃下保存,病理标本固定于10%甲醛溶液中。每组每个时间相取10只大鼠。

    1.2.3 检测指标及方法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愈合率:每组10只大鼠,每天观察创面愈合情况,以完全上皮覆盖作为创面愈合时间的依据。每组于伤后7、14、21 d采用透明胶片描记加称重法测定局部创面面积[2],按下列公式计算:创面愈合率=[(原始创面面积-未愈合创面面积)]/原始创面面积×100%。创面含水量测定:采用干湿比法[3]。取创面组织,去除痂皮及皮下组织,精确称重后,剪碎,80℃烤箱中烘烤72 h后称量组织干重。烧伤创面含水量=(湿重-干重)÷湿重×100%。病理组织学检查: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行HE染色,进行光镜组织学观察。烧伤创面OHP含量检测:应用化学比色法测定OHP含量,具体操作按测试盒说明书进行。

    1.2.4统计学分析实验所得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

    2结果

    2.1 烧伤创面组织含水量的变化

    实验结果提示,双黄烧烫伤喷雾剂有明显抑制创面水肿的作用,在伤后的早期(水肿高峰阶段),起减轻水肿的作用尤为明显(P<0.05),见表1。

    表1 烧伤创面组织含水量百分比变化(%)(x±s,n=10)

    与模型组相比,*P<0.01,#P>0.05

    2.2 烧伤创面愈合率的变化(表2)

    表2 伤后不同时间创面愈合率的比较(%)(x±s,n=10)

    与模型组相比,*P<0.01,#P>0.05

    2.3 烧伤创面愈合时间变化(表3)

    表3 烧伤创面愈合时间的变化(x±s,n=10)

    与模型组相比,*P<0.01,#P<0.05

    2.4 烧伤创面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伤后创面的变化显示,实验组羟脯氨酸含量在伤后7、14 d均显著高于模型组(表4)。提示实验组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合成增加,创面愈合加强。

    表4 烧伤创面羟脯氨酸含量变化(μg/mg)(x±s,n=10)

    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2.5 创面病理形态学观察

    病理切片见伤后3~5 d组织生长不明显,大量组织变性坏死,胞浆浓缩,核固缩,真皮层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实验组伤后7~14 d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及毛细管数量均呈增加趋势,至伤后21 d成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数量开始下降,纤维细胞数量则继续增加, 可见鳞状上皮爬生,对照组伤后7 d及14 d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数量也呈增加趋势,但数量明显少于实验组。

    3 讨论

    深度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所形成的结缔组织主要成分是成纤维细胞及其产生的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构成烧伤创面基质,为创面上皮化提供一个支架[4]。创面愈合过程中胶原代谢的状况可反映创面愈合的情况,羟脯氨酸在胶原中所占比例相对恒定(大约12.15%)[5]。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可间接反映胶原的含量。本实验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及模型组羟脯氨酸含量伤后第3天开始升高,至第14天达到峰值,随后降低。在伤后第7天和第14天实验组的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提示双黄烧烫伤喷雾剂可以促进烧伤创面的胶原蛋白的合成,促进创面愈合,与形态学的变化相一致。

    烧伤后微循环通透性增加可导致体液渗出和组织水肿。淤滞带微循环障碍的转归,决定着烧伤局部损伤程度。如果微循环淤滞加重,血栓形成增多,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影响细胞代谢,加重组织损害,使创面加深;如果微循环改善,阻止血栓形成,则可局部损伤减轻,范围缩小[6]。故减轻烫伤后局部组织水肿,对促进创面早期愈合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中我们发现在烧伤后1 d和2 d,实验组烧伤创面组织含水量显著低于烧伤模型组,提示双黄烧烫伤喷雾剂在烧伤早期可以减轻烧伤创面的组织水肿程度。

    烧伤创面修复以创面完全上皮化作为创面愈合的终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