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比索洛尔治疗58例CHF临床分析
参见附件(443kb)。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比索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心功能指标、临床疗效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比索洛尔治疗CHF疗效确切。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比索洛尔;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3(a)-063-01
心力衰竭时常伴有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的被动性充血又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近年来β受体阻滞剂在CHF治疗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显著提高心脏功能,降低再住院率及总死亡率[1,2]。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月对116例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获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16例,男79例,女37例,年龄平均(55.0±9.5)岁。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因、心功能分级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病因
冠心病51例,高血压心脏病39例,风湿性心脏病16例,扩张型心肌病8例,肺源性心脏病2例。病程>24个月。
1.3 NYHA分级
本组病例选择心功能分级Ⅱ~Ⅳ级,其中,Ⅱ级64例,Ⅲ级36例,Ⅳ级16例。
1.4方法
常规治疗:洋地黄制剂、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两组使用上述药物种类、剂量及疗程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比索洛尔初始剂量为每次1.25 mg,1次/d,根据心率变化及耐受情况每5日递增1.25 mg,直到最大剂量10 mg/d,共观察4个月。
1.5观察指标
两组用药前后观察心功能指标:每搏量(SV)、心指数(C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取均值。
1.6临床疗效评定
显效: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有效:心功能改善Ⅰ级;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1.7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x±s)
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治疗组比较,▲P<0.01
2.2两组临床疗效
治疗组:显效37例(63.8%)、有效17例(29.3%),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显效23例(39.6%)、有效20例(34.4%),总有效率为7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3讨论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使患者病死率显著降低,这就使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由过去的禁忌证变为适应证,作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不可缺少的品种,治疗CHF的机制为[3,4]:①对心肌的保护作用,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减轻儿茶酚胺对心肌的毒害作用;②稳定心率,减少心率失常的发生,改善心脏功能;③减慢心率,改善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氧耗,增加储备,阻止并逆转重构;④直接或间接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减少血管紧张素Ⅱ对心肌的毒害作用与恢复生理反射,可使心肌细胞膜β1受体密度上调,恢复心肌对交感刺激的反应。
比索洛尔是第二代高选择性β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无内在拟交感活性和膜稳定作用,作用时间>24 h,连续服用控制症状好且无耐受现象,依从性好,对糖及脂肪分解代谢的影响小。临床应用中提高治疗中的安全性使用应从低剂量开始,在数周内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逐渐加量,是安全可靠的药品。
[参考文献]
[1]CIBIS-Ⅱinvestigators and committees ......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比索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心功能指标、临床疗效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比索洛尔治疗CHF疗效确切。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比索洛尔;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3(a)-063-01
心力衰竭时常伴有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的被动性充血又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近年来β受体阻滞剂在CHF治疗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显著提高心脏功能,降低再住院率及总死亡率[1,2]。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月对116例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获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16例,男79例,女37例,年龄平均(55.0±9.5)岁。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因、心功能分级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病因
冠心病51例,高血压心脏病39例,风湿性心脏病16例,扩张型心肌病8例,肺源性心脏病2例。病程>24个月。
1.3 NYHA分级
本组病例选择心功能分级Ⅱ~Ⅳ级,其中,Ⅱ级64例,Ⅲ级36例,Ⅳ级16例。
1.4方法
常规治疗:洋地黄制剂、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两组使用上述药物种类、剂量及疗程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比索洛尔初始剂量为每次1.25 mg,1次/d,根据心率变化及耐受情况每5日递增1.25 mg,直到最大剂量10 mg/d,共观察4个月。
1.5观察指标
两组用药前后观察心功能指标:每搏量(SV)、心指数(C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取均值。
1.6临床疗效评定
显效: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有效:心功能改善Ⅰ级;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1.7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x±s)
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治疗组比较,▲P<0.01
2.2两组临床疗效
治疗组:显效37例(63.8%)、有效17例(29.3%),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显效23例(39.6%)、有效20例(34.4%),总有效率为7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3讨论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使患者病死率显著降低,这就使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由过去的禁忌证变为适应证,作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不可缺少的品种,治疗CHF的机制为[3,4]:①对心肌的保护作用,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减轻儿茶酚胺对心肌的毒害作用;②稳定心率,减少心率失常的发生,改善心脏功能;③减慢心率,改善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氧耗,增加储备,阻止并逆转重构;④直接或间接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减少血管紧张素Ⅱ对心肌的毒害作用与恢复生理反射,可使心肌细胞膜β1受体密度上调,恢复心肌对交感刺激的反应。
比索洛尔是第二代高选择性β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无内在拟交感活性和膜稳定作用,作用时间>24 h,连续服用控制症状好且无耐受现象,依从性好,对糖及脂肪分解代谢的影响小。临床应用中提高治疗中的安全性使用应从低剂量开始,在数周内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逐渐加量,是安全可靠的药品。
[参考文献]
[1]CIBIS-Ⅱinvestigators and committees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4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