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9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1762627
针刺对胃扩张模型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15日 李江山 严 洁 何军锋 常小荣
第1页

    参见附件(1881KB,3页)。

     延髓NTS为内脏感觉核,是除盆腔脏器外的内脏初级感觉传入的低级中枢,胃的牵拉反应及饱胀感觉经迷走传入神经可到达NTS[5]。而支配胃的迷走神经传出纤维则起源于迷走神经运动背核(the dorsal motor nucleus of the vagus,DMNV),NTS和DMNV之间存在肽能神经纤维的双向投射[6],两者共同组成迷走神经复合体(the dorsal vagal complex,DVC),是集内脏感觉传入、传出于一体的内脏副交感节前中枢,在调节胃肠功能活动中发挥重要的枢纽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除了NTS向脊髓发出下行投射纤维以外,脊髓亦发出至NTS的直接上行投射纤维,电生理的研究也表明脊髓背角存在着对NTS逆向刺激起反应的神经元;孟卓等[7]用HRP法证实了脊髓(颈、胸、腰、骶)各节段的Ⅲ~Ⅷ板层向NTS内部的直接投射,吴利平等[8]将荧光金(FG)注入孤束核后,在延髓和脊髓背角的Ⅰ、Ⅱ、Ⅲ层及脊髓的外侧脊核内可见FG标记神经元,认为延髓和脊髓背角的某些阳性神经元可能参与将躯体和内脏伤害性刺激信息向孤束核的传递。由此可见,NTS和脊髓背角存在双向投射,提示NTS和脊髓背角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可能在躯体内脏反射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的研究结果亦表明,一个NTS神经元可同时对胃扩张和针刺体表腧穴等刺激起反应,虽然NTS内胃扩张相关神经元在针刺腧穴后,放电频率可出现加快、减慢和没有明显变化三种情况,但至少说明躯体和内脏信号可在同一个NTS神经元上汇聚整合。似可认为,针刺足三里、内关等穴的电信号经过脊髓至孤束核及更高级的中枢加工后,通过DMNV经迷走神经到达靶器官——胃。因此,脊髓-NTS-DMNV可能是内关和足三里等穴在延髓水平共同调控胃功能活动的重要初级中枢通路之一。

    为了探讨穴位的特异性,笔者还观察了与内关处于同神经节段的偏历穴、与足三里处于同神经节段的合阳穴对NTS内胃扩张相关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发现,虽然偏历、合阳穴的针刺传入信息亦可到达NTS,并对NTS内胃扩张相关神经元放电频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与针刺内关、足三里穴比较,针刺效应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经穴与脏腑之间存在特异性联系,即腧穴具有相对特异性。

    [参考文献]

    [1]李江山,严洁,何军锋.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对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7(3):55-58.

    [2]李江山,常小荣,严洁,等.电针大鼠“四白”穴和胃扩张传入信息在孤束核的汇聚[J].针刺研究,2005,30(1):39-42.

    [3]Paxions G, Watson C. The rat brain in stereotaxic coordinate [M]. London: Academic Press,1982:160-165.

    [4]朱兵.针灸的科学基础[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326-339.

    [5]Carlson SH, Osborn JW. Splanchnic and vagal denervation attenuate central Fos but not AVP responses to intragastric salt in rats [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81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