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例尿激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参见附件(559kb)。
[摘要]目的:观察尿激酶(UK)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UK),第1天用尿激酶30万U加入生理盐水200 ml缓慢静脉推注,并随后静滴尿激酶50万U,60 min内滴完;第2、3天给予尿激酶25万U。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浆D-二聚体及纤溶酶活性明显升高(P<0.01或P<0.001)。结论:尿激酶(UK)溶栓治疗脑梗死效果佳且安全。
[关键词] 尿激酶;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 R255.2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3(c)-159-01
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低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现对我院2006年2月~2007年3月接收的38例患者采用尿激酶方法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8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并经CT或MRI确诊,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76岁,平均61.6岁。
1.2 诊断标准
患者诊断标准均符合1995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临床符合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均为发病24 h内的急性脑梗死,脑CT排除颅内出血,年龄<75岁,无明显意识障碍者;对治疗前颅内高压症状明显,活动性出血和已知的出血倾向,近半年有过手术史,心肾功能不全,未控制的高血压(>200/100 mm Hg),严重心脏病史,既往有脑梗死遗留明显后遗症,患者及家属不合作者不入选。
1.3 治疗方法
在采用常规治疗(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钙离子拮抗剂,清除自由基,活血化瘀,神经营养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阿司匹林及其他对症处理)基础上加用尿激酶,第1天用尿激酶30万U加入生理盐水200 ml缓慢静脉推注,并随后静滴尿激酶50万U,60 min内滴完。给药中出现肌力恢复2级以上者,不再追加剂量,肌力未改善者,加大尿激酶静滴剂量,总量不超过200万U。第2、3天给予尿激酶25万U。在用药前、用药期间及用药后监测出凝血时间(BT,CT),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原时间(PT)。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不同时间,根据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法,结合患者生活状态评定[1]。
2 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浆D-二聚体及纤溶酶活性明显升高(P<0.01或P<0.001)。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超早期溶栓治疗脑梗死取得了显著疗效,但一般限定了发病6 h内,认为6 h后应用尿激酶疗效差,出血副作用增加。然而国内脑梗死患者6 h内就诊率仅为15%[2],85%的患者就诊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近年研究提示再灌注窗并非一成不变,由缺血半暗带发展为脑梗死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其速度取决于个体缺血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和侧支循环的建立。如能适当延长治疗时间窗,将可挽救更多的脑梗死患者。从本组患者治疗效果看,24 h内溶栓均有效,并无出血副作用。目前溶栓药物很多,尿激酶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溶栓药物。尿激酶是一种类似胰蛋白酶的丝氨酸蛋白酶,能直接激活循环中的纤维蛋白溶酶原,使其作用于血栓表面。并迅速渗入血栓内部,激活血栓纤维蛋白溶酶原[3],而达到溶栓目的。但尿激酶半衰期短,仅20~30 min,溶栓后残存的血栓有强烈促凝作用,血浆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会升高,导致纤溶后高凝状态[4],故必须予抗凝药物及抗血小板药物,以免再通的血管发生再闭塞。低分子量肝素抗因子Xa和Ⅱa,较普通肝素出血副作用少,能预防溶栓后再梗塞。溶栓后配合使用,既减少血小板沉集及血栓形成,安全性又高。总之,发病<24 h的急性脑梗死,小剂量尿激酶和低分子量肝素联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能降低脑梗死的病死率、致残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 ......
[摘要]目的:观察尿激酶(UK)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UK),第1天用尿激酶30万U加入生理盐水200 ml缓慢静脉推注,并随后静滴尿激酶50万U,60 min内滴完;第2、3天给予尿激酶25万U。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浆D-二聚体及纤溶酶活性明显升高(P<0.01或P<0.001)。结论:尿激酶(UK)溶栓治疗脑梗死效果佳且安全。
[关键词] 尿激酶;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 R255.2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3(c)-159-01
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低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现对我院2006年2月~2007年3月接收的38例患者采用尿激酶方法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8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并经CT或MRI确诊,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76岁,平均61.6岁。
1.2 诊断标准
患者诊断标准均符合1995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临床符合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均为发病24 h内的急性脑梗死,脑CT排除颅内出血,年龄<75岁,无明显意识障碍者;对治疗前颅内高压症状明显,活动性出血和已知的出血倾向,近半年有过手术史,心肾功能不全,未控制的高血压(>200/100 mm Hg),严重心脏病史,既往有脑梗死遗留明显后遗症,患者及家属不合作者不入选。
1.3 治疗方法
在采用常规治疗(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钙离子拮抗剂,清除自由基,活血化瘀,神经营养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阿司匹林及其他对症处理)基础上加用尿激酶,第1天用尿激酶30万U加入生理盐水200 ml缓慢静脉推注,并随后静滴尿激酶50万U,60 min内滴完。给药中出现肌力恢复2级以上者,不再追加剂量,肌力未改善者,加大尿激酶静滴剂量,总量不超过200万U。第2、3天给予尿激酶25万U。在用药前、用药期间及用药后监测出凝血时间(BT,CT),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原时间(PT)。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不同时间,根据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法,结合患者生活状态评定[1]。
2 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浆D-二聚体及纤溶酶活性明显升高(P<0.01或P<0.001)。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超早期溶栓治疗脑梗死取得了显著疗效,但一般限定了发病6 h内,认为6 h后应用尿激酶疗效差,出血副作用增加。然而国内脑梗死患者6 h内就诊率仅为15%[2],85%的患者就诊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近年研究提示再灌注窗并非一成不变,由缺血半暗带发展为脑梗死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其速度取决于个体缺血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和侧支循环的建立。如能适当延长治疗时间窗,将可挽救更多的脑梗死患者。从本组患者治疗效果看,24 h内溶栓均有效,并无出血副作用。目前溶栓药物很多,尿激酶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溶栓药物。尿激酶是一种类似胰蛋白酶的丝氨酸蛋白酶,能直接激活循环中的纤维蛋白溶酶原,使其作用于血栓表面。并迅速渗入血栓内部,激活血栓纤维蛋白溶酶原[3],而达到溶栓目的。但尿激酶半衰期短,仅20~30 min,溶栓后残存的血栓有强烈促凝作用,血浆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会升高,导致纤溶后高凝状态[4],故必须予抗凝药物及抗血小板药物,以免再通的血管发生再闭塞。低分子量肝素抗因子Xa和Ⅱa,较普通肝素出血副作用少,能预防溶栓后再梗塞。溶栓后配合使用,既减少血小板沉集及血栓形成,安全性又高。总之,发病<24 h的急性脑梗死,小剂量尿激酶和低分子量肝素联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能降低脑梗死的病死率、致残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55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