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9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1782583
新生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CT诊断
http://www.100md.com 2009年4月5日 杨龙刚
第1页

    参见附件(686KB,1页)。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24例新生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及CT征象,所有病例均行常规颅脑CT平扫。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18例,硬膜下出血14例,脑实质出血2例,脑室内出血3例。颅内单部位出血14例,多部位出血10例。结论:颅脑CT扫描对新生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诊断有重要的作用,对指导临床进行早期合理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维生素K;颅内出血;CT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4(a)—102—01

    维生素K缺乏症是指由于维生素K缺乏导致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性低下,并能被维生素K所纠正的出血。发生在生后2周~6个月者称为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而维生素K缺乏症并发颅内出血是本病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本文收集了24例我院临床确诊的新生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病例,重点分析了颅内出血的CT表现。

    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了2000年1月~2008年月10月临床证实新生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24例,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25~50 d,平均32 d。全部病例均无外伤史。临床表现为拒乳、喷射性呕吐3例,昏迷4例,抽搐15例,惊厥1例,面色苍白12例,发热2例。临床上合并其他部位(皮肤、消化道)出血4例。实验室检查24例凝血时间均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出血时间正常、血小板及白细胞均在正常范围。颅脑CT平扫,24例均发现颅内出血征像。5例因出血量过大,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1例死亡;其余19例均行内科保守治疗。

    所有病例均行颅脑CT扫描,扫描使用GE公司lihtSDead Series多层螺旋CT扫描机,扫描层厚5~10 mm,层间距10 mm,照片窗宽100 Hu,窗位30 Hu。

    2 结果

    2.1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表现

    蛛网膜下腔出血18例,其中,合并硬膜下出血9例,脑室内出血1例。CT表现为大脑纵裂池增宽,密度增高;部分脑沟及侧裂池密度增高。

    2.2 硬膜下出血的CT表现

    硬膜下出血14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新月形高密度影,部分病例为亚急性期,表现为高密度、等密度混合影。

    2.3 脑实质内出血的CT表现

    脑实质内出血2例,均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室内出血,CT表现为脑实质内不规则高密度病灶,周围有低密度水肿灶环绕。

    2.4 脑室内出血的CT表现

    脑室内出血3例,均合并脑实质出血,CT表现为双侧侧脑室高密度影。

    2.5 颅内出血的其他间接征像

    24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脑室受压征象;中线明显移位10例,脑水肿2例,脑疝1例。

    3 讨论

    新生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发生于2周~6个月,本组发病年龄在25~50 d,均属于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

    维生素K是多种凝血因子前体蛋白合成与活化所必需的羧化辅酶。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凝血活性直接依赖于维生素K的存在,它们的谷氨酸残基需羧化为y-羧基谷氨酸,而这一羧化过程需要一种依赖维生素K的羧化酶参加,故这4种凝血因子又是维生素K依赖因子,当维生素K缺乏时,这4种凝血因子只是无功能的蛋白质,不能参与凝血过程,而容易发生机体各种出血表现。

    维生素K缺乏症可表现为全身多部位出血,如皮肤出血、呕血、便血、穿刺部位出血不止,但尤以自发性颅内出血多见,发病率为60%~80%,其病死率为18%~50%,存活者中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者达33%~50%。CT对颅内出血显示的敏感性、特异性极高,CT的临床应用可使该病的颅内出血情况获得早期诊断,指导临床进行及时合理的有效治疗,减少残疾和降低病死率。本病的治疗主要在于控制出血及降低颅内压。一经确诊,立即静脉注射维生素K,输同型新鲜血,降低颅内压可用地塞米松、甘露醇等。本组24例病中,5例因出血量过大,症状严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686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