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9年第14期 > 正文
编号:11779894
按时辰辨证配膳方法改善腹部手术患者营养学和肠功能指标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15日 张祥梅 芦 波 李兰菊 刘春景
第1页

    参见附件(1101KB,2页)。

     [摘要] 目的:观察按时辰辨证配膳方法改善腹部手术患者营养学和肠功能指标的可行性。方法:117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接受按时辰辨证配膳治疗,并与68例未接受治疗腹部手术患者(对照组)比较了手术后1 d和出院前1周的各类营养学、肠功能及疗效指标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1 d,营养学各指标BMI、IBW%、TSF和MAC分布接近(P均>0.05)。两组患者出院前1周各指标均明显优于手术后1 d测量值,同时辨证配膳组的上述指标又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辨证配膳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按时辰辨证配膳方法可以明确改善腹部手术患者营养学和肠功能指标。

    [关键词] 腹部手术;中医证型;辨证;辨证配膳(按时辰)

    [中图分类号] R26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5(b)-099-02

    辨证配膳对疾病治疗非常重要,特别是遭遇腹部手术患者通过中医饮食治疗,可以加强营养,扶正祛本,促进食欲恢复,改善机体的一般情况[1-3]。笔者对117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中医分型后按时辰辨证配膳,并与对照组比较,探讨两组之间营养学和肠功能指标变化的一般规律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07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外科住院治疗的择期腹部手术患者219例。入选标准:①术后愿意接受中医按时辰辨证配膳治疗;②肝肾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术后出现严重合并症患者;②合并内分泌代谢疾病患者;③无明显恶病质。符合上述纳入标准并除外全部排除条件后,实际入选择期腹部手术患者117例,男79例,女38例;年龄31~68岁,平均(57.29±13.40)岁。对照组选择同期住院腹部手术患者,但未接受辨证配膳治疗。全部对象均符合辨证配膳组的全部排除条件和纳入标准中的②,对照组入选68例,男41例,女27例;年龄39~71岁,平均(58.17±12.8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接近,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腹部手术患者的中医辨证标准中医辨证标准:参照1993年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确定的辨证标准,初步拟设以下3个证型,A:气血失和、气血两虚;B:脾胃失和、阴虚内热;C:内热炽盛、热盛津枯。中医辨证诊断需经两名中医师进行辨证,并获得一致结论后入选,辨证诊断时间在术后1 d内。

    1.2.2营养状况指标选择及测试选择如下数据作为营养状况评估指标:①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实际质量/理想体质量×100%。②理想体质量百分比(IBW%)。③三头肌皮皱厚度(TSF)。④上臂围(MAC)。营养状况评估时间选在手术后1 d和出院前1周。

    1.2.3按时辰辨证配膳方法见表1。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腹部手术后常规治疗,配膳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按时辰辨证配膳。

    1.2.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指标测试结果用(x±s)表示,用t检验进行组间显著性测定。

    2结果

    2.1 辨证配膳患者及对照组治疗前后营养学指标比较

    表2为辨证配膳患者及对照组治疗前后营养学指标比较,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手术后1 d,营养学指标BMI、IBW%、TSF和MAC分布接近(P均>0.05),而出院前1周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手术后1 d测量值,同时辨证配膳组的上述指标又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

    表2 辨证配膳患者及对照组治疗前后营养学指标比较(x±s)

    与对照组比较, aP<0.05;与手术后1 d比较,bP<0.05, cP<0.01

    2.2辨证配膳患者及对照组治疗前后肠功能及疗效指标比较

    表3为辨证配膳患者及对照组治疗前后肠功能及疗效指标比较,结果表明辨证配膳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

    表3 辨证配膳患者及对照组治疗前后肠功能及疗效指标比较(x±s)

    3 讨论

    腹部手术术前禁食、禁饮,如禁食时间较长,加上麻醉、手术牵拉、术中暴露、体力消耗、术后继续禁食水、切口疼痛和活动受限等原因导致肠蠕动较慢,无法在短期内恢复正常进食,因此这些患者围术期间常常存在营养不良和负氮平衡状态,后者可导致切口延期愈合,各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高[4-6]。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都有一段暂时性麻痹状态,并表现为胃肠蠕动减弱、消失而致腹胀、肛门停止排气和排便,中医认为上述表现是脾气亏虚,肠腹淤滞内结,气机失利,通降失常。同时手术经过又类似金刃外伤,客于人体,一可损伤人体,经脉气血受滞,不通则痛,引起经脉所行之处疼痛,气血失和;二则削伐脾胃,损伤正气,而又术中亡血伤津,阴津不足,久卧伤气,术后易造成气血两虚,气虚则固摄失职,气不敛汗,则动辄汗出,亡血则伤津,阴津受损则阴虚内热,甚则热盛津枯,大便秘结。术后便秘可归为热盛津枯,或气虚推动无力,血虚肠道失荣。一些学者将术后常见的辨证分型主要分为以下3类:气血失和、气血两虚;脾胃失和、阴虚内热;热盛津枯,大便秘结。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术后调补当以扶正为首,首先要调理脾胃。本组病例结果表明运用中医辨证配膳对腹部手术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调整,可促进患者的脾胃消化功能近早恢复,食欲有效改善,营养增加,促进疾病早愈和体力恢复,本文中辨证配膳患者治疗后的各类营养学指标和切口愈合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表明中医辨证配膳对各证型腹部手术患者均有较好疗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外科手术治疗后营养支持意义重大,近些年来常采用静脉营养支持(TPN),但长时间禁食易引起肠黏膜萎缩、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损害及菌群失调,也有一些 TPN后导致败血症和代谢紊乱的报道[7]。一般认为腹部手术患者术前胃肠道功能正常,术后胃肠道功能吸收和消化功能也会很快恢复,因此采用中医辨证配膳方法,对各证型腹部手术患者分别给予不同食疗方案,增加和恢复患者的食欲非常必要。对于气血失和、气血两虚证型患者给予益气养血食物,对脾胃失和、阴虚内热患者进行滋阴生津和胃膳补,对热盛津枯、大便秘结患者给予滋阴生津饮食。这些方法的疗效都在笔者的实践中得以验证。

    中医时辰治疗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从整体上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节律的周期性,并指导临床治疗、预防和养生。它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研究时间本身,而是探索人体活动节奏随时间(时辰)周期性系列节律的变化。本组辨证配膳还结合了中医时辰医学理论,采用时辰或择时膳补,使疗效进一步优化和提高。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在患者某经脉处于功能活动的“旺时”,是其驱除本脏腑外邪最有利及最有效之时,此时膳补最有效。本组研究按时辰辨证配膳方法依据为:卯时( 5:00~7:00 )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辰时( 7:00~9:00 )胃经旺,有利于消化;巳时(9:00~11:00 )脾经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0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