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诊断非梗阻型输尿管下段结石的应用
第1页 |
参见附件(1216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在非梗阻型输尿管下段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45例有明显下腹痛,并伴有肾绞痛的患者,检查前使膀胱适度充盈,先行二维灰阶超声(B超)检查,再用CDFI观察输尿管下段(壁内段),确定结石的部位及性质。结果:45例患者均由X线造影、CT、临床确诊为不伴肾积水的输尿管下段结石。其中B超检出结石32例,诊断符合率为71%(32/45);CDFI检出结石43例,诊断符合率为96%(43/4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DFI能有效确定输尿管位置,具有结石后方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的特征性声像,可明显提高单纯B超对非梗阻型输尿管下段结石的诊断符合率。
[关键词] 输尿管下段结石;非梗阻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诊断
[中图分类号]R693.4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6(b)-067-02
输尿管下段是结石的好发部位之一,小的结石未引起输尿管梗阻、扩张不明显时,二维灰阶超声(B超)因难以确定输尿管,且结石声像易受肠气等因素干扰,易造成漏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通过其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能有效确定输尿管及结石的位置及性质,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现将我院2006~2008年经CDFI检查45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的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20~70岁,症状表现为下腹疼痛,并伴有腰痛及血尿,部分仅表现为下腹痛。全部病例均经我院X线造影、CT、临床确诊为输尿管下段结石,不伴有肾积水。
1.2方法
采用PHILIP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5.5 MHz。检查前嘱患者饮水400~600 ml,半小时后患者膀胱适度充盈,先行B超检查,再用CDFI观察输尿管下段(壁内段),确定结石的部位及性质,同时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SPSS 11.5软件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双侧)。
2 结果
45例均为无肾积水型输尿管下段结石,均为单侧输尿管下段结石,结石大小:3~7 mm(最大径);其中合并肾结石20例,占44.4%。单纯B超检出输尿管下段结石32例,检出率为71%(32/45);CDFI检出输尿管下段结石43例,检出率为96%(4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CDFI可清晰显示输尿管口向膀胱喷尿的多普勒信号,从而找到输尿管口,与输尿管口相连的无回声管道内无多普勒信号,排除其为血管可能,从而确定为输尿管(图1、2)。输尿管下段结石特征性的彩色多普勒声像表现为:结石强光团后方显示为五彩闪烁的多普勒伪像(图2、3)。
3 讨论
输尿管结石仅次于肾结石,为泌尿系统常见结石之一,由于输尿管的内腔上粗下细,且输尿管在进入膀胱时,输尿管膀胱段(下段)与膀胱壁之间形成一钝角,为结石易停留之处,所以结石位于输尿管下段者最为常见,约占65%[1]。二维灰阶超声对于梗阻型输尿管下段结石、输尿管扩张明显者较易诊断,但对于非梗阻型输尿管下段结石,则显示较差、诊断困难,主要因为:①非梗阻型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管腔扩张不明显,而输尿管壁内段又易受肠气干扰,B超难以确定输尿管下段位置,从而容易漏诊结石。②非梗阻型输尿管下段结石一般体积较小,疏松小结石常显示整颗结石,其后声影暗淡、不明显, B超难以鉴别结石与肠腔气体等。本组结果显示单纯B超对输尿管下段结石检出率为71%,漏诊率达29%。
利用CDFI的多普勒频谱信号分析,可填补单纯B超诊断的不足,主要通过以下两点:①通过检测输尿管口向膀胱喷尿的多普勒信号,及输尿管内无彩色血流信号的特点,有效确定输尿管下段的位置,缩短检测时间;②通过检测结石后方特征性的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输尿管结石后方的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亦称为“彩色彗尾征”,是由于结石造成输尿管狭窄,狭窄部前后流速形成压差,尿流方向十分紊乱而产生的多普勒伪像[2-3]。它与结石部位、背景灰阶的强度、有无积水以及声波的成像条件无关[4-5],对鉴别结石与肠腔气体等很有帮助。本组结果应用CDFI检查后,使输尿管下段结石检出率提高到96%。
CDFI对非梗阻型输尿管下段结石的诊断更快捷、准确,可明显提高结石的检出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5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810-81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1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