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1313KB,2页)。
[摘要] 目的: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青春期功血)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0~2007年门诊及病房收治的青春期功血患者7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1例,采用以补脾益肾、固冲摄血为原则加雌孕激素止血治疗的方法;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雌、孕激素治疗的方法。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治愈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血疗效确切。
[关键词]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西医结合;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03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7(c)-089-02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青春期功血,是青春期少女常见病之一,这类患者的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无全身出血性疾病,主要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初建,尚不成熟,引起内分泌失调导致子宫异常出血[1]。出血严重的可导致重度贫血,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属中医学“崩漏”范畴。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71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月妇科门诊接诊青春期功血患者71例,诊断标准均符合第7版《妇产科学》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标准[1]。患者年龄11~19岁,平均14.6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年,平均4.3个月。全部病例均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的年龄、初潮年龄、病程、出血时间及血红蛋白含量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
月经周期及经期紊乱,呈不规则出血或短时期停经后出血,出血量多少不定,崩漏交替或淋漓不净。血色鲜红或淡红,血块少或无,无痛经,伴神疲乏力、头昏自汗、气短懒言、面色恍白,有不同程度贫血,舌质淡红或淡白、苔薄白、脉细滑。
1.3 治疗方法
1.3.1 止血观察组41例患者采用激素结合中药治疗。激素治疗方法同对照组,观察组在出血量较多时, 加用补肾益脾的中药,固冲止血,补肾健脾。处方:党参50 g,黄芪20 g,白术15 g,煅牡蛎20 g (先煎),菟丝子15 g,鹿角胶15 g (烊化),杜仲15 g,小蓟45 g,棕炭25 g。夹热加地榆30 g,黄芩10 g;夹瘀加三七粉5 g (冲服),茜草10 g。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激素服用方法:妈富隆2片,每日1次,口服21 d。
1.3.2 调整月经周期,促进卵泡发育基本方:熟地、生地、山药、枸杞子、山萸肉、生黄芪、菟丝子、白芍、川断、女贞子、旱莲草各15 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10~20 d。全部患者均治疗3个周期。对照组30例均单纯用安宫黄体酮6 mg于月经第16天开始口服,10 d后停用,撤退出血。
1.3.3 疗效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疗效评定,治愈:经量、经期、周期恢复正常能维持3个月经周期以上;好转:经量、经期、周期虽恢复正常,但不能维持3个月经周期以上或经量减少或经期缩短;未愈:阴道出血无变化。
1.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数据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2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血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纯用西药治疗。
3 讨论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其发生多与下丘脑功能不成熟有关。青春期出血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卵巢虽有雌激素分泌及卵泡发育,但未形成正常月经周期中的FSH及LH峰状分泌,卵泡不能成熟,因此无排卵及黄体形成,没有孕激素分泌以致月经紊乱[3]。中医学认为其发病根本原因是肾气未充,冲任失调,有“经病之由其本在肾”之说。同时,后天的营养摄入,对性腺轴内分泌功能的发育甚为重要。女子的性情变化,常易导致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加上青春期少女多为初、高中学生,常受内外多种因素影响,如精神刺激、过度紧张、学习负担过重、经期活动量过大、环境气候的突然变化等,影响了肾-天癸-冲任-胞宫的平衡关系而发病[4]。其治疗主要是止血和调整月经周期两个阶段。
对于青春期功血,止血只是治其标,更重要的是建立具有规律的正常月经周期,所以当出血得到控制后,笔者在治疗上即采用具有补肾健脾固冲的补肾固冲汤,并根据月经周期阴阳气血的消长转化而调整用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13KB,2页)。